兩「安平」隔一水 兩岸文創逗陣行

2016-06-14 作者/大陸新聞中心

兩「安平」隔一水 兩岸文創逗陣行
大陸的安海鎮舊稱安平,是鄭成功的成長之地;台灣台南的安平區是鄭成功逝世之地。9日,在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參與兩岸文創市集的台南文創業代表周芷茹說,兩岸兩個「安平」淵源深厚,成就了今天兩岸文創業的「逗陣行」。 中新社報導,建鎮1,000多年的晉江安海鎮,在明朝時稱為安平鎮。「鄭成功6歲時從日本來到安海,一呆就是22年,勤於文武,並從這裡帶了很多軍民到台灣。」安海鎮黨委書記唐春曉說,鄭成功、龍山寺、安平橋等一脈相承文化元素,使兩岸兩「安平」越走越近。 據記載,鄭成功揮師驅逐荷夷,開府承天,以「安平」之名取代攻台時的登陸處—熱蘭遮,設安平鎮(今台南市安平區),從此兩岸兩安平,遙相對應。 「不管是文緣,還是血緣,兩岸都十分親密。尤其是台南,有三分之二的居民祖籍就是晉江安海。」周芷茹說,台灣儒化、漢化社會的建立歸功於鄭成功,而鄭成功的儒家教育思想就是在安海形成,是很奇妙的歷史緣分。 台南市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鄭道聰認為,結合傳統文化的文創商品,其發展與地緣關係是沒法脫離的。「我很期待有較為成功發展經驗的台灣文創業,能為大陸產業調整注入一個新理念。」 「安海剛剛成立文化創意發展協會,並與台南文化協會、安平文教基金會結為友好協會。」唐春曉說,前不久協會籌備組專門赴台訪問,親身參與台灣鄭成功文化節的舉辦,也與台灣文創業建立非常好的關係。 兩岸「安平」的文化和民間交流僅僅是一個起點。唐春曉談到,要先從文創方面作為切入點,尋找合作空間,下一步在共同打造鄭成功文化、龍山寺文化等方面也有一些好項目,再慢慢上升到教育、醫療、旅遊、產業等兩岸全方位合作,取長補短,前景無限。
作者介紹
2025夏季加盟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