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齊星國,人才就像校花,要努力追求!
2016-07-06 作者/今周刊整理

「亞洲矽谷」政策是新內閣帶動台灣經濟轉型的第一箭,沒想到卻引發新創圈的強力反彈,批評、看衰鋪天蓋地,包括「拼硬體、蓋園區」的舊思維、忽略人才培育和生態系統建設等、對此,行政院長林全昨天(7/5)表示,亞洲矽谷重要關鍵不是在硬體、園區,而是在於人才聚集、法規鬆綁,以及新創事業的產生。當「亞洲矽谷」政策仍停擺在爭議性階段,外國政府卻努力向人才招手,吸引許多台灣年輕創業者紛紛選擇離家追夢。
6月中旬,新加坡世貿中心舉辦的亞洲其中一場最大的新創論壇,Echelon亞洲新創高峰會。「每個人都有3分鐘的機會」參展的王祥宇說道,在這裡,從中午到傍晚,100支從亞洲各國選出來的創業競賽團隊輪番上臺,發表他們的創業成果。創業者在臺上賣力演說,臺上坐滿西裝筆挺、尋找投資新目標的天使投資人和創投,形同募資大會,讓各國的創業團隊使出渾身解數,想博得青睞的眼神。
彙集了亞洲最多國際創投的新加坡,是點子和資金相遇之地,就連臉書共同創辦人沙佛林(Eduardo Saverin)也從矽谷遷居新加坡後,成立創投基金,尋找下一隻獨角獸(也就是「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公司」)。有潛力的新創「千里馬」,往往在這裡遇到創投「伯樂」。根據「亞洲創投期刊」指出,亞洲創投資金有19%落在以新加坡為基地的新創公司,已領先日本、南韓、香港。
台灣想借鏡新加坡,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是借力使力。新加坡政府願意以5比1的出資方式和國際創投合作新創公司,也就是創投投1元,政府投5元,最多到50萬新幣,不僅吸引大批國際知名創及亞太區域的創業人才進駐新加坡,也提高加坡團隊獲得創投投資的機會。相較於台灣政府想打造「亞洲矽谷」,新加坡卻從不以複製矽谷為目標。
「未來是人才的戰爭。」簡志宇認為,矽谷對人才的渴望非常強烈,並且大量引進技術移民。台灣想要學習矽谷,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重視人才招攬和培育,讓人才為自己國家打拼。
作者介紹
今周刊整理

高市青創貸款破萬件、88億資金挹注 創業動能看漲
即時新聞2025-10-30

從台灣出發的電商品牌 「小眾市場」的全球新藍海
即時新聞2025-10-30

創業新手的雙11生存指南 「3大行銷錯誤」不要犯
即時新聞2025-10-30

消費者理性回歸!雙11行銷重點從價格戰轉向品牌信任
即時新聞2025-10-30

把握雙11檔期!從直播帶貨到AI客服 電商創業者的新策略
即時新聞2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