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業看大陸-從股權激勵 走向創業孵化
2016-08-10 作者/郭騰尹

從培訓業看大陸經濟的成長與興衰,20多年前,培訓業進入快速成長期,因為企業成長快,許多老闆與主管的專業能力不足,所以溝通、領導與激勵等通識課程,最容易滿足大陸主管的需求,台灣培訓界許多老師紛紛渡海西進。
後來,市場營銷成了培訓課程的當紅炸子雞,不論是人員直接銷售,或是產品市場定位、品牌建立,這些內容已經到了戰略的高度,開始引進國外的課程,大陸各知名大學紛紛成立EMBA課程,培訓業也從講師個人變成企業化經營,規模大的培訓企業員工人數近萬,在各級城市都有分支機構。學習變成一種狂潮,高檔酒店大小宴會廳幾乎都被培訓公司包了,由會務帶動的餐飲及住宿,為酒店帶來不小助益。
隨著外擴進攻型課室的泛濫,加上金融危機以及景氣低迷,人們開始又回歸到了人的本質,心靈的安穩往往是人生最重要的追尋,人們開始從想要改變世界,進而調伏自己的偏執妄想,教練、國學課程、宗教禪修開始接棒,試著在急速運轉、險象環生的經濟情勢下,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
近2年來,培訓市場又迎來了新的浪潮,企業競爭,勝者為王,而勝者不再只是以獲利為唯一條件,過去大陸企業可能因為趕上風口而扶搖直上,但風向會變,若沒有危機感,現在成功的原因可能是未來走向死亡的理由,所以人們開始思考商業模式的重要。
大陸的優勢是,具強有力的電子商務實戰經驗,整個「互聯網+」的概念打破傳統思惟,即使培訓上課,不用出門,在微信的平台都可以做到,這個部份台灣遠遠落後於大陸。
彼得‧杜拉克預言,這個世界是商業模式的決戰。有了好的商業模式,還要資金、故事,現在培訓的內容已經轉化,從股權的激勵到資本運作到創業孵化。
2015年大陸喊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各級政府鼓勵年輕人創業,並且給予實質的津貼補助,全世界的資金正瞄準可能現在還在閣樓或倉庫研發的年輕人,這是一個從單一青春夢走向世界大國夢的火星塞。
創業讓人有熱情,雖然不是人生唯一選項,卻可以給年輕人帶來希望,甚至因為創業而帶動就業,降低失業率,這件事政府該多費心。
大陸培訓市場的變化,見證大陸經濟的起伏,可以看到是一種由政府帶頭的運動;在台灣,所缺乏的就是這種由上而下的方向性,讓年輕人可以聚焦、願意有夢,而不是活在小確幸裡。
作者介紹
郭騰尹

搶攻22.5億市場商機!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世貿揭幕
即時新聞2025-09-16

面對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成功率?郭士維:創業首重「心態」
即時新聞2025-08-26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台北會館開幕 吳永強:邁向「千品牌、萬人才」願景
即時新聞2025-08-26

一杯涼到底的生意 手搖創業趨勢大解析
即時新聞2025-08-21

北分署創客基地輔導青年創業 DIY數位相機募資破60萬
即時新聞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