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創業順應當地文化 憑實力打天下非難事

近年不少台青看好大陸市場進軍發展,但大浪淘沙,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真金,七年前孤身一人來廣西南寧創業,現擁有兩家餐廳,單店每月來客量過萬人的牛扒大亨西餐廳老闆David就說,大陸成長迅速,台灣人不能再有過去驕傲的心態,而是應把大陸當成更大的舞台,帶著最好的技術、實力前來競爭。南寧台協會長周代祥也建議,台青可先與台商多交流,和結交當地朋友,以利長遠發展。
David學設計出生,過去在台曾協助多家餐廳展店、行銷,後來聽朋友介紹廣西市場高速成長,但起步較晚,台灣餐飲軟實力較有優勢,累積不少經驗的他決定自己出來闖一闖。
「反正我是白手起家,也還年輕,隻身一人來失敗也無所謂」。就這樣當年29歲的David決定在此興業,有別於大陸餐廳普遍連衛生紙都要收費,排餐店用鐵板裝盤、加蛋也要加錢,他以台灣人「阿莎力」的個性,免費提供,價格也主打經濟實惠,七年未漲價,店內裝潢自己設計,除原先南寧七星路的首家店面外,去年十月於南寧人流量最大的中心商業區朝陽廣場,裡面的悅薈廣場商城內再展一店,可容納約150位客人。
David說,七年來他看過不少台灣品牌來南寧,有失敗也有成功,失敗的原因大多是認為自己從台灣來,有點優越心理,不願深入了解大陸這個多國競爭的市場,像他自己不會主打來自台灣,而是透過在台累積的經驗,結合對當地的理解穩紮穩打。
周代祥也說,青年若想來南寧創業,不妨先多結交朋友,並與當地台商多交流,較容易找到優勢和切入點,同時若想進軍餐飲業,由於南寧人位處邊境,並不排外,口味接受度較多元,考量代理台灣本土知名品牌前來,也會是不錯的選擇。
南寧青委會副主委賴俊宏則說,廣西還有一個優勢在於,台商和當地領導階層隔閡較小,不像大城市很多人擠破頭不一定見得到領導,南寧由於台商數相對少,台協運作積極,較有機會能跟主要領導當面反映問題,獲得較有效的處理。

將熱愛變事業!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這樣找創業舞台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全職3寶媽蛻變創業家 「木瓜媽」創辦人吳佩俞分享創業甘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