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商店 (下)
2015-02-09
作者/李培芬
先想一想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商店改變了而消費者沒有改變;二是消費者改變了而商店沒有改變。前者跑太快而後者跑太慢,其結果都是不能見容於今日的消費者。
跑太慢的實例相信我不必贅述,出去走一走,大街小巷中多的是跟不上消費者的店,而談到跑得快的業者,我們先來看看日本未來商店計劃中的幾家實驗店。
三越百貨銀座店在高級女裝牛仔褲上採用電子標籤,目的是讓顧客自在的試穿,特別是針對不喜歡詢問店員的顧客,可從貨架上的電子標籤可確認尺寸與庫存量,在試衣間的讀取終端機也可以查詢還有什麼尺寸與顏色。同時為了提升顧客服務,發給五十位顧客電池式IC會員卡,顧客來店時,店員的行動電話會顯示「A小姐已經進入店面,上次購買的是牛仔褲」的通知,做好待客服務準備。
伊勢丹品川店的實驗計劃,是針對紅酒商品,在2700瓶的紅酒瓶上吊起電子標籤,貨架上則附有讀取器,顧客在拿出紅酒瞬間,架上的顯示器會展演紅酒的味道或產地履歷等商品情報。由於紅酒種類繁多,所以對於銷售人員而言,此一系統也可以有效的協助店員服務顧客。
而日本全家便利商店實驗的是RFID和電子貨幣「Suica」結合的快速結帳服務,使用「Express收銀台」縮短顧客結帳等候的時間。在飯糰、便當或麵包等商品,貼上約2公分的小型電子標籤,顧客放入購物籃中的商品,不必取出,可直接在收銀台上讀取總額,再用Suica卡付款,立即完成結帳。
當然以上服務之所以還在實驗階段,並不是技術不成熟,而是價格太貴了,尤其是便利商店的商品,一個電子標籤的價格,接近商品價的三分之一,更別提為支應使用電子標籤的軟硬體投資。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如果售價提高了,還不如不要這些花俏的服務技術。從花費轉換思考到如何創造價值,美國企業顧問Daniel Nissanoff對未來商店的思維,則是商店經營者應觀察與瞭解消費者如何獲得過去消費的剩餘價值,因為二手市場的價格,將影響顧客現在購買的選擇。
同樣購買一條項鍊,使用兩年後你想買新的,如果選擇Tiffany可在網路上回收六成的價格,而選其他品牌則掉至兩成,那麼,現在你會選擇那一條項鍊?如果這兩條你一樣喜愛的話?!
思考消費者利益,那怕是在思考未來這般前瞻的議題,你都必須站在顧客立場,而不是炫耀技術而已,在美國蔚為風潮的代客網拍公司,已出現專售高價商品的業者,他們的出現顯示品牌的經營愈來愈重要,品牌代表的正是顧客價值。
智慧庫:1.商店只有兩種:有品牌與無品牌。
2.貼心服務不是技術可以滿足。
工具箱:上網瞭解一下你的店或商品的網上評價與網拍價格,網路與實體正在相互影響中。
作者介紹

將熱愛變事業!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這樣找創業舞台
即時新聞
2025-05-05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即時新聞
2025-05-02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即時新聞
2025-04-24

全職3寶媽蛻變創業家 「木瓜媽」創辦人吳佩俞分享創業甘苦
即時新聞
2025-04-22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即時新聞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