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周刊》孤兒變大老闆 冠德建設董事長 馬玉山:痛苦是更上層樓的養分

2015-07-17 作者/陳佩儀 圖/時周

《時報周刊》孤兒變大老闆 冠德建設董事長 馬玉山:痛苦是更上層樓的養分
▲馬玉山:痛苦是更上層樓的養分。 出生於1936年的山東,在那戰亂年代裡,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是標準大時代底下的小人物。他6歲那年,祖父自覺大限將至,不忍將父母雙亡的他留在世上受苦,決定帶他自盡;那晚祖父過世,馬玉山的脖子則留下一條大時代的傷痕。戰爭的洗禮迫使他提早成熟、獨立,但他從不曾絕望喪志,他說:「痛苦都是日後更上層樓的養分。」 「我們小時候覺得好奇,他脖子那條淡淡的痕跡打哪兒來的?」馬玉山的女兒馬銘嬭說,他總是模糊以對,或說胎記、或說開刀痕跡,但總帶著略略落寞的表情,那是不能解的鄉愁及記憶。 成長歲月顛沛流離 馬玉山整個成長歲月,都在烽火中度過,童年是對日抗戰,到了少年是國共戰爭;前一次讓他失去父母兄弟,後一次則迫使他遠走他鄉。「我大約1歲時,父親就不幸遇害喪命,到我兩歲多時,對日戰爭正式爆發,我4個哥哥陸續踏上戰場,其中3個陣亡;母親承受不了這種痛苦,憂憤成疾,在我3歲那年抑鬱而終。」 6歲那年,祖母過世,家裡剩他和祖父相依為命,儘管能苟安,但兵荒馬亂,每個人都朝不保夕,誰也說不準明天會如何;加上祖父也已是風燭之年,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我想他一定很擔憂,萬一他過世,我該怎麼辦?」 有天夜裡,祖父突然喊:「安邦(馬玉山乳名),好像有小偷進來了,你睡到我這頭來吧。」睡到半夜,他覺得頸子被東西劃了一下,但當下不覺得很痛,還以為在作夢,迷迷糊糊翻個身又繼續睡。第二天醒來,他發現身上沾了好多血,而一旁的祖父已經過世。「我恍然明白,祖父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怕我無父無母,留在世上會受苦,想在臨終前把我帶走,比較沒有牽掛。但不知是祖父年老力衰,又或是無法對孫兒下重手,傷口劃的不夠深且位置太低,我才能僥倖活下來。」 馬玉山說:「戰爭影響我至深且鉅,與至親生離死別的傷痛至今仍深印我心。可是也因為戰爭的洗禮,迫使我在年紀還少的時候,就得提早長大、提早獨立,好對抗無情的命運。」 不過也因為如此,他覺得自己性格中,有一種樂觀的特質,支撐他面對人生任何變局,即便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他從來沒有絕望喪志過,「總是有種信念:就算眼下艱難一點,將來有一天總會好轉的。我始終抱持著這種希望。」 面臨困境樂觀堅持 也就是這個信念,支撐他度過創業至今30餘年來,最難熬的一年。2000年陳水扁選上總統,在政治上,固然掀開了可喜的民主新頁;但對產業界來說,無疑是投下一枚不確定的震撼彈,加上那一年,又適逢全球資通產業泡沫化,台灣經濟與股市來到了嚴峻的寒冬。 當年光是關廠歇業的廠商家數就高達4,995家,失業率也創下過去歷史新高;股市更是哀鴻遍野,營建業向來對景氣極為敏感,所有營建股的股價就像溜滑梯一樣整個崩跌下來,冠德也從掛牌時的36元,一路下殺到僅剩5、6元。 雪上加霜的是,子公司根基營造又不慎發生管理嚴重失當,造成人員大量流失,甚至有盜用物資的弊端。馬玉山說當時他有兩個選擇,一是認賠殺出,讓根基營造走入歷史;二是想辦法繼續完成工程,但勢必會賠更多的錢。 最後馬玉山的決定是:堅持下去。「我認為只要管理得當,營造廠絕不是不能做的生意,保留下來可以是無限大,而放棄,就只是零。」馬玉山說:「我一直是很樂觀且有信心的人,我從沒想過要放棄,因為一旦放棄了,就什麼都歸零。而且,你該怎麼跟那些全心信賴你的人們交代呢?我總是相信,只要認真踏實去做,困難一定可以解決,就算可能要經歷一些痛苦,但只要熬過,這些經驗值,都會成為日後更上層樓的養分。」
作者介紹
陳佩儀 圖/時周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