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種子暑期回鄉職場探索 創業就業作準備-1111創業加盟網

2015-08-06 作者/創業加盟網

希望種子暑期回鄉職場探索 創業就業作準備-1111創業加盟網
圖說:七月九日的希望種子始業式,由希望種子獻唱詩歌「看見神的愛」打頭陣。(圖/一粒麥子基金會提供) 「凡事感恩,就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幸福!」第三度成為「希望種子」的陳曦在昨(九)日希望種子始業式上分享了他工讀期間最大的收穫。台灣電力公司、一粒麥子基金會、台東基督教醫院今夏攜手舉辦「希望種子」活動,錄取廿七位,利用六週的時間協助東基公益的行政庶務、資料處理、病患服務、社區服務等工作,不只賺取學費或貼補家用,並藉此了解社區的需要,進而畢業後能回鄉貢獻所學,一起打造社區新希望,培養服務的精神,為將來投入創業或就業作準備。 像這樣提供台東專科以上學子暑期回鄉工讀的「希望種子」培育計畫,今年已是第十一屆,由台灣電力公司、一粒麥子基金會、台東基督教醫院攜手舉辦。十一年來,共提供兩百六十七個學生工讀機會,也幫助了一百八十九位經濟弱勢的台東子弟。 今年共五十二位報名,錄取二十七名。徵選時,除了家庭經濟因素,就讀科系也列入考量,期盼工讀科室與所學科系有所連結,增加學生職場探試的機會。例如:九位護理系、四位社工系,以及一位醫學系、藥學系、醫務管理系、資工系、餐旅管理、財經法律系的學生,都分配至相關科室工讀。 台灣電力公司台東區處處長林鴻祥致詞時表示,台電以企業公民自居,懷著感恩的心,與東基共創台東的希望與美麗。他勉勵希望種子「這六週要學的不只是工作上的專業,更重要的是工作上的態度。期盼透過東基為台東的付出,從中吸取養分,讓自己能像種子一樣成長茁壯。」 一粒麥子基金會董事長呂信雄指出:「十一年不是很短的時間,感謝台電持續的關心。台電不只是提供電力,更長期關懷台東長輩、青年、兒童的需要。今年的希望種子有高比例是醫護相關科系,記得辦理第一屆希望種子時,有很多科室是不知道要讓種子做什麼事,到現在是很多科室搶著要希望種子來服務。這是希望種子發揮功能獲得肯定的最佳證明。」 已立定目標畢業後要回台東工作的陳曦是藥學系學生,當初是在兄、姊的鼓勵下,報名成為家中的第三位希望種子。前兩年在工務室工讀,今年分發到藥劑科。這六週他將了解從調劑到給藥的整個流程,並協助文書處理、藥物新知更新。他以老種子的身份上台分享時,提醒新種子在這裡不只是早上八點上班、傍晚下班,而是有機會聚在一起討論,也許會找到志同道和的朋友,可以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只要帶著感恩的心,就會了解發生在身邊的事都是有意義的。每天心存感謝,做事就會認真,就會珍惜希望種子這個機會,而不會認為是理所當然。」 前來採訪這場活動的教育電台記者徐恩容,本身也是2009年第五屆的希望種子。當時她利用大二的暑假報名參加希望種子,分發到院長室工讀。那年暑假讓她受益良多,因而感嘆:「好可惜,應該大一就要來參加!」她最大的收穫是學到待人處事,「如何從陌生到熟悉,如何與人相處,這是很難得的機會,不只是工讀的收入,還有很好的磨練經驗。」 今年的希望種子裡,洪松、陳曦、馮彩玉這三位是連續參加三次的希望種子,參加過兩次的有張馨茹等六位。洪松是醫學系學生,即將升大四,今年一如往常的在醫務部工讀,因為有過去兩次的經驗,這次可說是駕輕就熟。「去年的工作與評鑑條文及診斷代碼有關,讓我提早一點一滴的接觸到醫療實務。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當希望種子,因為明年的暑假就要到醫院實習,期望把握今年的機會多回饋,並珍惜在這裡的時光。」第二度擔任希望種子的張馨茹連兩年在一粒麥子基金會工讀,基金會的工作性質與她所讀的社會工作系很相像,「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很多知識和對於人事物的認知、處理方式。」 還有兩對姐妹檔,一對是來自南迴的黃歆媛、黃馨慧,另一對是來自縱谷的張賀雲、張雲柔。黃歆媛是社工系學生,即將升大三,去年分發到人資室,今年則在社工室工讀。「去年工讀學到很多,例如: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隨機應變遇到的狀況。」她把工讀心得告訴妹妹黃馨慧,並鼓勵妹妹今年一起報名。接獲兩姐妹入選的通知,黃媽媽比她們還開心,一來工讀的環境讓她很放心,二來兩個女兒回到家鄉工讀又可以多陪伴家人。明年暑假就要實習的黃歆媛,在申請實習單位時,因為對東基較為熟悉,到時候也打算先申請東基的實習機會。 始業式中特別安排了「播種儀式」,藉由台灣電力公司台東區處處長林鴻祥的「鏟土」、希望種子代表洪松的「播種及覆土」、一粒麥子基金會董事長呂信雄的「澆水」,闡述同心培育、種下希望的行動。
作者介紹
創業加盟線上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