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思考/陳永基克服色盲 彩繪設計人生
2015-11-23
作者/孫淑瑜

香港設計師陳永基。 文化局/提供
天底下最偉大的事,莫過於將人生的缺陷,轉化為過人的優勢。就像盲人音樂家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 和聾耳音樂家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一樣,香港設計師陳永基的創作之路可以想見走得有多艱辛。
他,是一位來自香港的色盲設計師,也是2016台北設計之都的設計大使。
天生缺陷 難擋設計才華
「我是色盲,但是分得出人間美色」,香港設計師陳永基因為天生的缺陷,所以練就了牢記每張色卡號碼的超強記憶力。
「例如標色的時候,我會記得pantone的號碼是什麼顏色,例如你說123,我會記得是黃色;300則是藍色。」陳永基說。
1982年甫自中學畢業的陳永基因為數學、英文都不好,但是特別會畫畫,於是選擇進入「明愛白奇專業學校」(相當於台灣高職)念了兩年的設計課程後,就到香港的設計公司任職。
即使沒有文憑加持,才華洋溢的他24歲那年就被台灣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相中,延攬到台灣擔任藝術指導。
「我是沒有退路」陳永基表示,當時父母分居,家中經濟拮据,只好放手一搏,沒想到一待就20年,台灣成了陳永基第二個故鄉,還在1991年設立了屬於自己的設計公司。
曾數度奪下「設計奧斯卡」的德國紅點設計大賽Grand Prix全場及Best of the Best獎,陳永基拿過400多座國內外大小獎項,而且還在繼續爭取中。他不諱言的表示,因為知道自己沒有學歷背景,所以「刻意」爭取這些獎項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陳永基無法分辨顏色,他的作品卻處處充滿人文色彩。在他的代表作「母語」十幅海報中,有兩幅是探討香港殖民地問題、四幅檢視媒體報導用字、香港漫畫狀聲字、茶餐廳菜單與大眾口頭禪等日常用語。
特別的是,另外四幅「伊朗與台灣的對話海報」作品是以對話框及有關對話的標點符號構成的畫面:對話框中沒有言語。
人間美色 找到駐足角落
因為陳永基要表達的是伊朗設計師Reza Abedini與台灣設計師的交流,超越語言文字的隔閡,更超越了國界和文化,反而表現出直接而真誠的對話。
對於現今許多台灣設計人才拚命想擠進中國大陸建立橋頭堡,陳永基從不為所動。他說:「我很愛台灣,台灣給了我很多的機會。」這位認識「人間美色」的設計師,已為自己的自由創作,找到了值得駐足的角落。
作者介紹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即時新聞
2025-04-16

一條龍助青年創業!台南市推青年貸款專案
即時新聞
2025-04-14

創新商業模式大解密!KSB.創業學院執行長傳授3大路徑
即時新聞
2025-04-10

資金、市場、人才通通有!政府創新創業資源一網打盡
即時新聞
2025-04-09

台中加盟展4/11登場 匯聚120大品牌、帶動單身經濟與創業潮
即時新聞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