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竹牙刷 把刷牙變文藝

2015-11-24 作者/賴香珊

他的竹牙刷 把刷牙變文藝圖片
南投縣竹山鎮過去以產竹製竹聞名,隨著產業型態改變而沒落,但鎮內仍有工廠無法放棄對竹的情感,透過轉型將傳統竹產業結合小農和文創等元素,創新開發出「竹牙刷」,希望能讓「竹子重新進入生活」。 元泰竹藝社「竹二代」林家宏說,最常見且被廣泛使用的竹製品,大概只剩竹筷,為加強鏈結竹與日常用品,讓彼此關係更緊密,傳達「竹」進生活的理念,評估發現牙刷市場大,因此嘗試研發且結合文創,創造新的可能性。 台灣早期生活用品過半以竹材製作,產竹大鎮「竹山」因此繁榮,甚至有「前山第一城」稱號,但因塑膠產業興起,加上中國、東南亞等進口廉價竹製品傾銷,台灣竹業走下坡,鎮內竹工廠紛倒閉,目前僅存不到50間家庭企業堅持在地生產。 其中,元泰竹藝社與鎮內家庭式企業無異,廠內不到10人,用「品質」和「創意」開拓市場,林家宏積極尋求轉型,開創自有編織工具品牌,更同步評估能讓竹子重回主流市場的發展方向。 「牙刷天天用,且要定期更換。」林家宏說,鎖定方向卻發現國內無竹牙刷產業,沒專業產線,便與刷柄和植毛廠家溝通研發,耗費逾4個月開發專用機具,還在竹柄烙印「刷牙是件很搖滾的事」、「每天都被夢想叫醒」等語句,增添文創趣味性。 林家宏也提到,牙刷須入口因此選材製作須嚴謹,除將當地3年生孟宗竹材高溫殺菌,更使用彰化小農有機產製的食用級蜂蠟和亞麻仁籽油,幫竹刷柄上保養塗層再烘烤,每個環節都用心,增加竹產業競爭力,創新翻轉竹山。 抓時機創新 傳產不落寞 南投縣內多數工廠屬中小企業體,資金有限,每當遭遇產業外移、競爭或轉型等關卡,往往只能接受倒閉或停業的命運。其實生存的密碼就是適應與改變。 經營事業守成不易,想不被市場淘汰,就必須抓準時機,以竹山鎮日益沒落的竹產業為例,知名竹藝師邱錦緞將竹編技藝和竹材結合藝品傢俱,在國內各地開課,廣收國內外學生,教學也是一種創新運動,能吸納更多力量。元泰竹藝社則以「每家戶都有竹筷」為發想,發掘可創新的領域,鎖定每年可消耗上億支的牙刷市場,推出很潮的竹牙刷,還增添文創價值。 透過包裝、文創、客製化或觀光DIY模式進行多元行銷,甚至異業結盟合作,才有機會翻轉市場,讓傳統產業重現生機。 此外,轉型成觀光工廠也能讓傳統產業延續經營,像是南投縣竹山鎮藏傘閣、光遠燈籠等,販售台灣產製傘具和燈具,也展示製作流程,融合教育、說故事、體驗等巧思,賣的是感動與認同,民眾被說服了,自然會掏錢消費。
作者介紹
春季線上加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