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商等什麼?小心賠了全球市場! - 1111創業加盟網
2015-12-01
作者/創業加盟網

(圖/網易科技)
面對出口衰退,台、韓政府不約而同推出購物節來激勵內需買氣。韓國選在10月1日至14日,推出「黑色星期五」,號稱史上最瘋狂促銷;台灣除了推出規模40.8億元的刺激消費方案外,從12月1日起,還將聯合35家平台業者舉辦台灣網購節,挑戰150億元營收。
台灣曾在經濟部協助下辦過好幾次網購節,但並未在國人心中留下鮮明印象。提到網購第一印象,多是淘寶,其辦了一年比一年更具噱頭的1111網路光棍節,或是美國業者在感恩節後推出「網購星期一」。而今韓國也加緊腳步,運用網購與電子商務來激勵經濟成長,為此,台灣網購節是否更該紮實展現台灣的電商企圖心。
台灣的無店面零售銷售額,一年不過2,000多億元,與全年上兆元的零售額相比,或許是小巫見大巫。不過,隨著網路虛擬世界大興,數位化與行動化不斷加深,台灣若不加緊擴張電商版圖,協助業者做大、做強,那麼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內網購族轉往美國、日本、大陸下單。反之,台灣若能在無國界的網路電商世界打出名號,那麼在海外訂單台灣電商市場將無形倍增。
台灣要在全球打出電商名號,除了靠業者打拚之外,政府也需全力以赴。
首先,重新定位台灣網購節。從行銷的角度來看,政府與其開辦一個平庸、辨識度不高的購物節,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借助購物節來展現台灣的創意與特色,例如,結合台灣優質農產品、資通訊產品或文創產品,哪些是台灣必買必看的?況且,這兩年政府力推電子商務,甚至艱辛地通過第三方支付條例,協助金融與非金融業者快步趕上海外競爭對手。如此看來,台灣網購節何嘗不是一個展示台灣推動電子商務階段性成果的最佳平台?
再者,政府要加快法規鬆綁步伐,全力發展境外電商市場。韓國為了彌補5月MERS重創觀光收益,在購物節期間,幾乎不分虛擬、實體業,一同開打銷售戰,為了激勵陸客買氣,韓國已先一步簡化外國人網購認證程序,提高海外陸客下單率。
台灣的網購、電商市場勢必也要決戰海外,這牽涉到物流、金流是否暢通。前者牽涉政府必須與目標市場,如大陸、東南亞或美國,談好通關便捷化,後者包括政府如何鼓勵支付業者發揮創意,帶來集客效應。全球電商市場商機迷人,政府唯有功夫齊下,才能協助潛力產業更上層樓。
作者介紹

將熱愛變事業!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這樣找創業舞台
即時新聞
2025-05-05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即時新聞
2025-05-02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即時新聞
2025-04-24

全職3寶媽蛻變創業家 「木瓜媽」創辦人吳佩俞分享創業甘苦
即時新聞
2025-04-22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即時新聞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