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攻陸有成 獲利高成長

2016-05-23 作者/高行

聯合攻陸有成 獲利高成長
國內人工骨材龍頭聯合骨科由董事長林延生領軍,首季EPS達1.16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法人預期,公司今年EPS上看3.8元。 記者高行/攝影 國內人工骨材龍頭聯合骨科對岸布局開花,合資夥伴新華醫療集團持續搶攻市占,加上台灣、美國等市場出貨高速成長,首季業績亮眼,每股稅後純益(EPS)以1.16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法人預期,公司今年EPS上看3.8元。 聯合骨科由董事長林延生領軍,首季營收3.52億元,EPS達1.16元,占營收近四成的主力大陸市場方面,由於和對岸新華醫療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由原先直接出貨模式,改由先出貨給合資公司後,再由合資公司出售予當地醫療院所,導致帳面營收減少,平均出貨價格及毛利率也被拉低。 不過,與新華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是林延生大陸布局重要策略,由於新華集團本身在陸擁有自家大型醫院通路,且具備擴展其他醫院骨科產品銷售能力,即使帳面營收、出貨價格及毛利率被拉低,但可帶動出貨量大幅衝高,獲利因此更上層樓。 法人預估,在急速擴展大陸市場覆蓋的有利情勢下,聯合骨科今年對岸出貨將成長兩成以上,獲利表現也可望優於去年水準。 聯合骨科與新華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自年初啟動營運,首季貢獻投資利益340萬元,開始挹注獲利。聯合骨科同時因關閉大陸子公司,獲一次性處分利益1,430萬元,貢獻首季EPS約0.2元。 主力大陸市場看俏外,聯合骨科在美國及國內市場也大有斬獲,去年公司參加美國骨科醫學年會,端出增加醫師動刀適手性及便利性的新型手術器械,加上旗下人工膝、髖關節性價比高,獲當地醫界肯定得以擴大市場,去年成長突破六成,今年公司再次於該重要年會推出新一代手術器械,獲得高度認同,預計今年美國市場出貨成長逾15%。 聯合骨科首季也在國內衝出佳績,旗下產品搶進長庚醫院系統通路,一舉超越國際龍頭品牌,衝到國內市占第一位置。法人預期,在鞏固龍頭地位後,預期今年國內出貨有望成長25%。公司也積極進行海外新市場布局,預計今年陸續取得澳洲、俄羅斯及越南的上市許可,為營運再添柴火。 經濟日報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