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簽證」目標1年2000張 首年才發出26張

政府自去年7月底開始接受外籍與港澳人士來台申辦「創業家簽證」,原預計1年發2000張,但至今年10月6日,僅有35人申請、26人通過。朝野立委批評,延攬外籍創業家來台,法規過於僵化,例如未顧及創業家親屬伴侶,且加上台灣新創環境不夠吸引力、商業登記流程繁瑣,影響青年創業家來台意願。
去年開辦沒吸引力
創業家簽證是國發會籌畫,與勞動部、外交部協商後,於去年
經濟部投審會統計,目前26名申請簽證的外籍創業家,通過條件不一,有15人是進駐國內的育成中心或加速器、5人獲創投挹注200萬元、2人得到創新創業獎項,另有4人則是取得專利權。
林揆:怎麼那麼少?
民進黨立委余宛如指出,台灣人對外國人來台工作,常會有「搶飯碗」、「分享健保資源」的印象,太過偏狹,台灣的新創市場欠缺吸引力,需要大力改善,需更國際化。
發放數量遠低預期,讓行政院長林全頗為驚訝。據轉述,林揆曾在聽取「亞洲矽谷」報告會議上,聽到創業家簽證至今只發了26張,直言「怎麼那麼少?」林揆在會中指出,創業家簽證是好的政策,但需要落實,認為1年2000張訂得不夠實際,應設立1年200張的務實目標,並由駐外館配合宣傳。
立委批配套沒做好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批評,配套明顯沒做好,如外籍創業家雖可取得簽證,但其親眷未必能在台灣工作與學習,等於只適合單身族群申請;外籍人士還要跑很多不同單位、填寫各式表格,相較新加坡太繁瑣,未來應讓服務有單一窗口,形塑新創一條龍。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建議,簡化程序是首要考量,其次,許多外國的創業、藝術家,在母國有「同性伴侶權」,創業家簽證卻沒顧及,相關移民法規還需解套。
國際行銷不如星韓
然而,台灣缺乏國際新創業者,不只限於簽證難申請。民進黨立委余宛如指出,法國主打「La French Tech」品牌,每年在海外招募優秀團隊到巴黎的加速器,但我國政府在創新創業的品牌行銷上遠不如韓國、新加坡,外人對台印象還停留在資訊科技產業,應加強國際行銷。

青年社會創業展實力!勞動部助攻臺灣團隊閃耀國際、搶進全球30強

大學輟學生成AI獨角獸Scale AI創辦人 28歲的Alexandr Wang是誰?

青創貸款2.295%超低利 45歲前最高可貸1200萬

從小培養創業思維!非洲迦納國會議員提案:創業教育納國高中課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