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陸內需 深港通為資金開路

千呼萬喚的「深港通」於今日通車!根據香港交易所資料指出,深港通開放之後,深股通可交易的股票標的多達881檔,多於滬股通的567檔;而深圳的港股通則新增市值在50億港幣以上的小型股指數成份股標的,並取消總額度限制,投資面向更加完整。
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金融市場國際化,對資本市場的開放愈加明顯,未來中國與香港金融市場的相互連結可望更加緊密,而近來交投熱絡的ETF、權證與期貨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商機,未來也指日可待。
國泰證券國際金融處指出,深港通之所以受到各界熱切期待,原因在於近年來中國積極朝向內需導向的經濟轉型,市場憧憬電信、醫療、科技與零售等新經濟板塊將帶來較佳的發展契機;而有「東方矽谷」美名的深圳,目前則是中國雲端科技、虛擬實境(VR)資訊安全等新創產業的集中地,深圳交易所有超過五成的股票都屬於新經濟板塊。深港通的開啟搭起了全球投資人與新一代中國民營企業的橋樑,在資金交流扮演重要地位。
國泰證券認為,近期中國經濟出現築底復甦,ISM製造業指數創下兩年來的新高,加上大盤維持歷史低檔位置,吸引國際資金再度回流;而近期人民幣的貶值趨勢,亦增加以港幣計價之港股投資價值;加上目前在港交所掛牌的91檔AH股中,仍有高達70檔H股對A股折價幅度大於20%,投資上可留意體質較佳的藍籌股價差收斂機會,與受惠於交易活絡的券商類股,可望帶動一波南下資金熱潮。深圳股市方面則可留意特有的軍工、白酒與醫療等稀缺產業。
儘管目前一般投資人無法直接買賣陸股,但目前港股的中資企業市值占比已逾六成,投資人如透過國內委託券商投資港股及香港掛牌的ETF,同樣有機會參與深港通商機。然而中國股市在歷經去年因滬港通開啟所引起的「瘋牛」泡沫之後,中國監理單位已加強對股市的監管,加上深圳股部分產業已累積不少漲幅,預料深港通實施之後,中港股市再度上演當時滬港通的激情表現機率較小,投資上仍宜衡量投資能力,保持謹慎選股的原則。此外,國人買賣陸股的所得屬大陸地區來源所得,須併入台灣所得申報繳稅,而非隸屬海外所得,投資人需多加留意。

將熱愛變事業!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這樣找創業舞台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全職3寶媽蛻變創業家 「木瓜媽」創辦人吳佩俞分享創業甘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