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本咖啡 要當精品咖啡代名詞

咖啡文化的普及,在台灣造就了一年超過600億元的市場規模。曾有統計指出台灣有超過六成的上班族想開咖啡館,而吳肇倫也是其中一人。他從學生時期愛上咖啡,在職場中萌生開店的念頭,到現在擁有自己的店面和品牌,至今仍沒有停下腳步,持續朝著成為咖啡職人的目標邁進。
吳肇倫學的是廣告行銷,研究所畢業後也曾經在某大餐飲集團裡學以致用。但是在安穩的工作中,對咖啡的熱愛和執著未曾稍減,加上看好台灣消費者對精品咖啡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在花了3、4年熟悉技術和產業的知識後,揪了研究所同學Kai和另一位咖啡界的前輩阿偉,3人湊了300萬,3年前的夏天,終於在台南成大商圈開出了哈本咖啡(Happen Coffee)。
這個很美式的名字沒有特別典故,吳肇倫說,「一開始只是很單純的思考:覺得有好咖啡的地方就有美好的事情發生,而我們期許自己就是製作出好咖啡的專業職人。」
因為是在二樓的店點,雖然View和氣氛不錯、租金較便宜,不過也因為較隱蔽,過路客較難注意到,離商圈主要人流也比較遠,因此撐過一段辛苦的時期。但靠著學區附近的學生、教職人員及成大醫院的員工口耳相傳,哈本咖啡也慢慢打出了名號。
開店經營一段期間後,店頭生意雖然上了軌道,吳肇倫卻發現到傳統咖啡店販賣空間和舒適氛圍的業態很難長久生存,營運的成長也極有限。他和團隊夥伴開始思考哈本咖啡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很快就找到了解答,要將「哈本咖啡」打造為精品咖啡的同義詞。
他們決定將主力業務聚焦在精品咖啡豆烘焙,設計質感強的咖啡商品和軟性的知識服務。於是哈本咖啡從去年起進行轉型工程,包括團隊成員在店務之餘進修,抽空取得了歐洲精品咖啡協會(SCAE)的相關證照,並在穩定咖啡烘培的品質做了更多努力:包含挑選風味更良好的當季生豆、設備的升級等。收掉了過度龐雜的商品,例如輕食、非咖啡的飲品;也完成店內改裝,不再訴求免費WiFi、插座讓人可以抱著電腦窩一整天,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咖啡課程和主題講座,讓客人喝到好咖啡以外,也感受到他們對咖啡的想法。
在確定了以精品咖啡的販賣為核心後,現在的吳肇倫專注於設計咖啡商品,在設計品專門平台PINKOI上架發展電商業務,也常撰寫咖啡專業的相關作品,在不同媒體上曝光。除了跟消費者分享知識,打造品牌的專業定位,哈本咖啡的營業額也因此較以往增加了三成。
回首這一路,吳肇倫說,困難一直都有,不同時期有不一樣的難處要克服。但做咖啡是他的理想,因為有目標,有執行的進度,有想要達到的規模,這些都要時間慢慢累積,重點是既然喜歡,投入了就要一直走下去。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全職3寶媽蛻變創業家 「木瓜媽」創辦人吳佩俞分享創業甘苦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