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協楊榮輝 兩代創業

2017-03-27 作者/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

泉州台協楊榮輝 兩代創業

 「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對台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福建泉州台協會長楊榮輝認為一定要先就業,存好創業本金之後,再談創業。台協採取先輔導台青就業,然後才輔導創業。

楊榮輝指出,小兒子楊棋崴也加入台協的青年委員會,最瞭解泉州台青需求,「台青的融資優惠人民幣10萬元其實不夠,不如先就業再創業,可降低創業風險。」

泉州台協的作法是會員先列出人員需求,對於有心在泉州工作的台青,依個人興趣與和專業媒合,每個月觀察台青的適應情況。

經營的是農產品產業,楊榮輝32年前從農業走入製造業,服務業交由兩個孩子處理。

楊榮輝有計劃安排兩個孩子接班,孩子從小就被楊榮輝灌輸一個觀念,就是「做品牌是關於『價值』,而不是『價錢』。」

兩兄弟先後在高中、國中時送往美國、日本留學,除了美、日語流利外,畢業後回台分別到各部門磨練。

楊榮輝指出,為了讓兩個小孩親自體驗創業艱辛,大兒子決定另起爐灶,從日本引進蕎麥麵並自創品牌「玄麻」,小兒子在公司開發生薑、黑豆等茶類新品牌「田品堂」。

兩個兒子在自創品牌的成長道路上跌跌撞撞,楊榮輝都看在眼裡,孩子的媽媽說收一收別做了;但兩兄弟不認輸堅持下去,從一開始找配合廠商、找房子、跑通路都是自己來,個性也慢慢改變。

楊榮輝欣慰的表示,兩個孩子剛回國時講話有點衝,不顧別人感受;肩膀上有責任之後,才懂得替別人著想,「他們跟我說,終於能體會爸爸管理四個工廠是多麼不容易。」

「從創業到現在一直虧損,我說萬一失敗沒關係,只要能從中學到經驗和教訓。」楊榮輝以此教育兩個兒子,品牌是需要培養和累積。

出身雲林的楊榮輝是典型的農家子弟,那時農民的生涯選擇不多,有的走學術教育,或是當學徒,更多人繼承家業「種田」,楊榮輝是選擇了另一條路「創業」。

一直想著要擺脫命運的楊榮輝,賣了土地湊了新台幣300萬元,開起了醃漬食品工廠,接著到泉州落腳,如今楊榮輝經營的榮祺食品,台灣工廠已經從農產加工品轉型到末端產品,攻進便利商店,負責多家便利商店的便當菜;全台灣7-11關東煮的蘿蔔、綠竹筍等蔬菜也出自榮祺。

榮祺食品另一強項是「牛蒡」,台灣七成以上的牛蒡絲都是榮祺出品。

楊榮輝也在福建泉州、詔安,湖南漢壽與浙江杭州,共設立五家醃漬罐頭食品加工廠,所生產生薑、牛蒡、青梅等醃漬與罐頭食品,外銷日本、美國與韓國等世界各地。

 

作者介紹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