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添加的優格人生

螢光幕上,年輕的蔡婉茹穿著乾淨的廚師服,在一塵不染的廚房裡,將剛做好的優格倒進分裝小杯裡。旁白說著,這位七年級生在被資遣後,以自學的無添加優格創業,靠網路販售打響知名度,開始精采的創業之路……
看似又是一個常見的創業成功故事,然而當我問起這段影片,她說:「上完電視,爆紅了一小段時間,風潮一過,幾乎沒有客人回流。不到半年,我又回去當上班族了。」我看著手上的優格愣住,原來她的創業故事,還有著這樣的曲折。
創業,為了午後的陽光
這故事,要從她骨子裡那個不想當上班族的躁動說起。
「每次看到好天氣,都覺得坐不住,這時應該要在外面喝咖啡或散步啊!為什麼只能待在辦公室?」擔任電子業採購六、七年,她卻一直嚮往著自由調配時間的人生。2011年,當公司被整併,婉茹選擇了被資遣,開始在網路上賣起手工優格。
「創業後,寒流來想洗溫泉,終於可以直接衝,但晚上就要乖乖回來熬夜趕工。其實創業後,工時長多了,但是為自己工作,覺得很踏實。」熱血漫畫裡,耐心操練的時間總是一、兩格帶過。亮麗的台上一分鐘看起來稀鬆平常,然而對現實中的追夢者來說,悶著熬那台下的十年功,才是生活常態。
回頭,為了重新出發
2012年,她的故事受到矚目,接受了知名電視台專訪,銷售瞬間攀上高峰,卻也只維持了一瞬間。回流客比想像中少,漸漸無法應付開支。她為求生存,咬著牙回頭當上班族。
「那時只覺得好不甘心,已經花很多心力了不是嗎?到底是哪裡出問題?每天坐在辦公室只想著趕快逃出門,無法再適應職場。」不安於室的魂被點燃,很難熄滅。不到半年,她終於又離職,心頭茫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要再找個待得住的工作?轉行做其他行業?還是繼續做優格?」她苦想不得答案,決定去上烘焙課,充實技能。
「上著烘焙課,才慢慢想通。產品有潛力,但可能是價格或口味還沒抓到客人需求。」繞了一大圈,她還是想相信自己喜歡的優格,決定不再固守原配方,將無添加優格強烈的酸味調整得溫潤又自然,大受好評。
接受犯錯,才有機會對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想對。」經過砍掉重練的過程,她學到最珍貴的一課,是願意接受自己可能會犯錯。「每個當老闆的心中都會有個完美的想像,但事實是你可能想錯很多。一開始相信的完美不一定能創造你想要的結果。」比如說,原本她以為小杯裝比較方便食用,後來才發現喜歡吃原味優格的人有長期在冰箱放一罐優格的習慣,她便試著推出家庭號優格,也成了熱賣商品,還為自己省下分裝時間。
「你希望的跟可以做到的,跟可以成為收入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不能固執心中的完美,要隨著顧客反應做調整。不要覺得妥協是失敗,堅持也不一定是錯的,也許只是需要時間溝通。一切都是假設,只有一件事不能丟,就是初衷。」她說。
丟掉初衷,只剩不快樂
談到創業,每個人都在講初衷,但她接下來說的話,又讓我吃了一驚。「一開始創業的初衷是做無添加的優格,但其實我也曾經忍不住在一款草莓奶酪裡用過食用色素。那時才知道為什麼市面上會充斥加了添加物和香料的食品,因為客人喜歡。」
結果呢?「雖然根本沒有顧客在意,雖然色素並不是不能吃的東西,但每一筆訂單出去,我都覺得良心不安,那時我才知道,初衷是一條線,越線後只有不快樂。」夏天過後,她默默地將那款產品下架,從此就堅持無添加了。「莫忘初衷」,聽起來像個很普通的口號,然而那其中的真心,卻是百轉千迴後才抵達的堅定。

面對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成功率?郭士維:創業首重「心態」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台北會館開幕 吳永強:邁向「千品牌、萬人才」願景

一杯涼到底的生意 手搖創業趨勢大解析

北分署創客基地輔導青年創業 DIY數位相機募資破6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