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業社責報告 食安重視仍不足

CSRone永續報告平台日前發布「2017台灣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報告」,調查顯示,食品業雖已被強制要求需編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簡稱CSR報告書),但觀察內容,對日益關鍵的氣候變遷衝擊及與食安議題相關的供應鏈管理,揭露範圍及程度皆仍有不足。
「2017台灣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報告」由CSRone永續報告平台、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政治大學信義書院,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合作完成分析發布,歷經7個月,彙整去年全國458家公開發行企業CSR報告書。
結果指出,有別於大型跨國食品企業,如雀巢、可口可樂等,在CSR報告書特別點出對氣候變遷風險的因應策略,以防範因極端氣候造成的糧食或缺料風險;反觀國內,高達七成九食品業,在CSR報告書中,一字都未提及氣候變遷政策,高達八成六尚未去識別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營運期潛在風險。
報告還指出,食品業雖在食安風暴後,被強制要求編制CSR報告書,且需通過會計師確信,但實務上在揭露時,仍太偏重經濟績效及人力資源管理等議題。
僅2趴訂社會目標
舉例來說,食品業在CSR報告書目標設定,無論是短、中、長期目標,在經濟目標面向上,表現與整體產業相當,但在環境及社會目標設定上,表現卻明顯低於整體產業。相較整體上已有27%產業明確訂定環境目標、有10%企業訂定出社會目標,食品業卻只有一成訂有環境目標,僅2%訂有社會目標。
觀察國內食品業的CSR報告書,前五大重視議題仍圍繞在經濟績效、職業安全、教育訓練、資源管理及公司治理等面向,但作為最貼近民眾日常生活的產業之一,對先前食安議題攸關的供應鏈管理、風險管理、產品及服務等議題,重視程度仍低於勞資關係的改善。
趨勢報告建議,食品業想翻轉先前食安問題不斷的負面形象,應儘快加強在永續面向上的目標設定,從管理到執行,培養對永續目標的共識,以因應未來可能面臨的各項永續、社會及氣候變遷風險對營運造成之衝擊。

面對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成功率?郭士維:創業首重「心態」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台北會館開幕 吳永強:邁向「千品牌、萬人才」願景

一杯涼到底的生意 手搖創業趨勢大解析

北分署創客基地輔導青年創業 DIY數位相機募資破6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