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赴陸創業難 盼享國民待遇

2017-02-17 作者/陳君碩

台青赴陸創業難 盼享國民待遇圖片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15日承諾,會適時推出針對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就業創業實習生活的便利條件,對此作為在陸台青的北京創業公社台灣專區負責人鄭博宇16日接受《旺報》專訪,談及多項台青赴陸創業可能遭遇的差別化待遇,包括台資非內資無法申請經營許可、大陸醫學系畢業台青就業兩難、證件號碼位數差異第三方支付使用不便、租房因手續麻煩致房東拒絕率高等;他認為大陸對台青在國民待遇的協助,應大於金錢的補助,也期望未來大陸能推出更多「有感」的政策。

鄭博宇長期協助兩岸青年創業工作,對於張志軍15日的談話,他認為讓他對未來在大陸的發展更有信心,不過他也以自身輔導創業的經驗指出,台灣創業者若註冊的是中外合資、外資、港澳台獨資等類別,就無法申請到經營許可證;在環保、生技醫療等產業,也無法接到大陸地方政府推動的項目,有些台青創業者,直到落地後才發現這些機會看得到吃不到,最終只能失望離開。

證件號碼差異受阻

此外,因為大陸企業對於台胞的各類投保尚無統一標準,讓企業無所適從,多數企業為了避免麻煩,增添學習成本,乾脆選擇不聘用台灣人,讓不少台青謀職碰壁;又如在大陸就讀醫學院的台生,許多人面臨台灣不承認學歷,大陸醫院無法聘用的進退兩難窘境,有些學生只好再去海外攻讀其他學位,再返台執業,白白浪費青春。

鄭博宇還指出,因為台胞證號碼和大陸身分證號碼位數不同,像是百度錢包、QQ錢包無法使用,這些對於本地青年而言都是再一般不過的服務,對台胞來說,卻因為證件問題無法使用,在無形中就造成了差別待遇。

協助應大於補助

鄭博宇認為,對於在大陸發展的台灣人,大陸應該協助大於補助,協助就是給予國民待遇。以創業為例,台資如果能夠認定為內資,時間和申請的成本都能大大減少;以就業為例,更多的台灣人可以爭取到本地企業的工作機會,借由職場更多的交流和企業文化的了解,就是一種深度的交流;以生活為例,大大提升生活工具使用便利的一致性,就能讓更多人了解這裡快速的發展。

作者介紹
春季線上加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