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吶喊:找錢創業 跨不過9:1的檻
2017-06-23
作者/沈婉玉

職場的男女不平等不止反應在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女性就連要創業,籌資的困難度也比男性高。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投資團隊指出,創業投資通常由男性投資人主導,而男性投資人常會有未意識到的「偏見」,使女性創業家更難借到錢創業。
女性創業家所能吸引到的資金,通常只有男性創業家的一部分而已。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2017全球創業家報告」指出,有三分之二受訪的女性創業家認為,她們遇到的挑戰比起男性創業家來得更大。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新聞雙週刊」報導,Global Invest Her創辦人暨執行長Anne Ravanona 表示:「很現實的是,倘若我現在讓我的兩個孩子開始募款,我15歲的女兒不會得到與我12歲兒子同樣多的機會。」
身兼美國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專欄作家與TEDx演講者的Anne Ravanona面臨的現狀,或許可說是2016TechCrunch研究最寫實的案例。
2016 TechCrunch研究發現,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全球僅有10%的創業投資資金(約315億美元),以及17%的種子/天使資金(約23.5億美元),投資給擁有(至少一名)女性創辦人的新創公司。
調查也顯示,全球前100家創業投資公司中,只有7%的合夥人全為女性,且只有38%公司的合夥人至少有一名女性合夥人;即使將數據擴大到另外2,300家小型創投企業,性別比例幾乎相同,只有8%創業投資公司的合夥人為女性。
台灣也有類似的狀況,財政部統計處統計,2015年全台133.3萬家企業中,只有36.1%的企業是「女人當家」。若按資本額觀察,資本額愈大,企業負責人性別差距愈大;資本額逾一千萬元,負責人男女性別差距高達49個百分點;資本額在10萬元以下,性別差距降為18個百分點。
除了女老闆較多的行業通常資本額較低外,統計處分析,華人社會家族企業「傳子不傳女」的傳承觀念,讓男性可受家族庇蔭,想創業、籌資較為容易,因此掌控的企業資本額比較高。
「關鍵是沒有意識到的偏見」,Anne Ravanona指出,男性投資人通常會選擇投資他們所熟悉、並讓他們感覺自在的項目或人,而這往往會是其他年輕的男性,並非仇視女性。
國外常見的10分鐘募資,對女性來說也相當不利,因為女性創業家通常比男性更加注重細節。Anne Ravanona表示,女性會用較多的數據資料來佐證,然而男性投資人有時會認為這是多餘且離題的,但這實際上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女性也喜歡建立關係,而十分鐘內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真正建立一段關係。
為改善女性創業家的融資管道,Anne Ravanona創辦了Global Invest Her,提供了平台和社區,為女性創業家提供融資管道,幫助他們贏得投資者的青睞。
法巴「2017全球創業家報告」指出,在女性創業家獲得真正的公平以前,恐怕還需要在社會上投入更多努力。然而,即使存在著這些障礙,由女性持有的企業數量仍然在持續增加,因為許多女性認為這是一項需要智力與充滿挑戰的工作。
無獨有偶,瑞典快時尚品牌H&M於21日發表「Foundation 500」— 500 位女性商業領袖計畫,H&M Foundation全球經理Diana Amini表示:「新興創業家是當代的英雄,估計在未來數年,將會有超過10億的女性投入就業市場,且將有大量女性加入新興創業」。
Diana Amini提到,女性極少登上商業雜誌的封面,希望經由Foundation 500的名單,來重新定義商業領袖的形象。
Foundation 500計畫的構思緣於2014年,H&M基金會及CARE組織透過企業發展女性的全球計畫學習。Foundation 500名單中的女性皆為此計畫的一部分,在計畫第一階段即觸及超過10萬名女性,包含來自蒲隆地、象牙海岸、瓜地馬拉、印尼、約旦、尼泊爾、秘魯、菲律賓、獅子山、斯里蘭卡、葉門及尚比亞等國家的女企業家。
而參與此計畫的女性收入平均也增加了202.8%,最低增加104%,最高則增加401%。
H&M 基金會董事成員Karl-Johan Persson說,2014年至2020年之間,H&M 基金會捐贈1.2億瑞典克朗(約1400萬美元),支持超過20萬名來自嚴峻市場的女性創業家,包含創業初期的種子資本、技術訓練和業務擴張等支援。Karl-Johan Persson強調,如果世界要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當中的女性賦權及性別平等目標,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
作者介紹

將熱愛變事業!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這樣找創業舞台
即時新聞
2025-05-05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即時新聞
2025-05-02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即時新聞
2025-04-24

全職3寶媽蛻變創業家 「木瓜媽」創辦人吳佩俞分享創業甘苦
即時新聞
2025-04-22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即時新聞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