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月肉乾以子為名 手藝永流傳

他復興中斷數十年的父傳肉脯事業,偕妻共創事業,再以子之名為店名「霽月肉乾」,希望以光風霽月的精神,將家傳手藝千古流傳。
夫妻同心 創立新品牌
劉家銘與王金春夫婦同齡50歲,就在三年前,劉的大陸事業走下坡,返台後,一度人生失去方向,聽從年逾八旬的父親劉松林的建議,夫妻同心重操肉品加工舊業。夫負責研發、生產與銷售,妻幫忙接電話、管理網路、行銷規畫,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在新北市三重區集美街努力扛起「霽月肉乾」新招牌。
「霽月肉乾」的歷史淵源流長,在父約15歲時就在台北市萬華車站拉黃包車、做水電工,到了20來歲,存了一些積蓄,才開始用腳踏車載桶子裝肉鬆叫賣,後來生意興隆擴大規模,在台北市青年公園附近的克難街開小型工廠,專做批發給攤販零售,生意應接不暇,連彰化的堂哥堂姐,都北上幫忙到菜市場販售。由於需早起又沒假日太辛苦,沒人願意接手,直到劉家銘就讀五專時,父親一手創辦,已在艋舺三水街頗富盛名的「宜家香肉脯店」招牌,就此卸下。
家族事業也曾一波三折。三重現址曾是洋娃娃工廠,製造填充玩具外銷,給美國的兄長銷售,因台幣兌美元匯率,從原本40元大幅升值到20多元,工廠成本不堪負荷,只好收起來。哥哥轉行賣流行飾品,劉家銘又遠赴大陸開工廠,銷往美國給兄長,賣到各大零售百貨通路,不幸又遇雷曼兄弟風暴,訂單驟減,工廠交給資深大陸人代管,訂單下給他,給他抽成,劉就回台。
承先啟後 開創新局面
「不知還能做什麼?只好回來做老本行」,劉家銘說,「傳統產業要從頭做起,東西差不多,口味甜一點、鹹一點 回去菜市場拚價錢 這那有創新,要創新才能讓人覺得不一樣。」
他努力參加中華穀類研究所各類食品製造課程,又向勞動部申貸微型創業鳳凰貸款。劉家銘說,貸款的目的不是為了錢,能夠參加各種創業行銷課程,才重要,提供自己許多創意點子,且還會接獲通知參加各種展售活動。
他為了贏得消費信心,走天然風,研發出與眾不同、富含膳食纖維的肉乾與肉鬆。他將肉鬆加入喬麥,口感更加酥脆,又營養;肉乾則加入天然柳橙,風味獨具,由於是天然的,烤熱吃最香,冷掉後柳橙味變淡,若開封後吃不完,10天後橙香會自然消失;他選用紫心地瓜精心研發的「地瓜肉乾」,也即將上市。
他為了打開市場知名度,帶著肉乾、烤箱與夾子,跑遍台積電、聯發科等竹科公司,以及年貨大街,擺攤現烤現賣;妻則負責產品包裝設計,店內擺設規畫,透過網路銷售,附近飯店住宿的大陸客也會路過來買,逐漸打開知名度。
千古流芳 站穩台灣前進大陸
「霽月肉乾」正是以長子劉霽為名,有一脈傳承之意,包裝則充滿客家風,印有一輪明月,月亮旁還有一只帶著油桐花圖案的古甕,把健康概念融入,有質感,讓人印象深刻。王金春說,以前做菜市場生意,現在包裝封面升級,傳統尋求變化,希望客人拿我們的產品送人有面子。
兩年前,曾參加大陸的台灣名品展,現場大排長龍,廣受歡迎,礙於大陸法規,肉類無法登陸,目前只能靠小三通輸往對岸 但小三通斷,市場就中斷,加上對大陸的市場環境陌生,讓他們裹足不前。目前先穩固國內的基礎,等待時機成熟,不放棄往對岸發展的機會。劉家銘直爽說,「做什麼都辛苦,只要看錢進來了,就不辛苦了。」

U-start支持77組校園新創團隊 台科大「護聲符APP」以AI語音識詐

將熱愛變事業!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這樣找創業舞台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