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攜手台大成立「校友創投基金」 新設學位後創業每人發50萬

2024-07-29 作者/李琦瑋

國發會攜手台大成立「校友創投基金」 新設學位後創業每人發50萬
圖片來源:記者李琦瑋攝
國發會攜手台大成立「校友創投基金」,力拚創新創業投資市場規模於3年內翻倍、達到1500億元。

  創新創業生態政策開出第一槍!國發會29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將聯手台大,成立台灣第一個校友VC投資基金,推動校友投資學校,校友投資校友,強化創新創業生態系,力拚創新創業投資市場規模於3年內翻倍、達到1500億元。台大將開設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學程與課程,新設學位後創業每人獎助50萬元,競爭型創業基金每案為500萬,尋苗計畫資源挹注每案50萬元,四階段培育在校生、校友、教授團隊創新創業。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創新創業生態系是總統賴清德提出的重大政策之一,希望能在台灣建立創新創業的生態雨林,並在未來4年,達到每年1500億元台幣的投資量能,目前市場上的投資量能約在690億元左右,國發會將展開一系列建立創新生態系的新政策,與校園合作成立「校友創投基金」是首個政策,接下來9月還會陸續公布第2彈或第3彈政策,預計在3年內達到翻倍規模,第4年達成政策目標,進一步推動台灣成為亞洲矽谷。
 
  劉鏡清指出,希望將大學裡的教師、博士生等優秀科研,輔導轉化為創新創業,因此發動校友投資學校,創造出更多價值,未來投資基金將由校友投資成立後,國發基金再加碼投資最高到3成,學校亦可取得技術股,創造三贏。感謝台大成為領航者,利用校友基金帶動校園創業風潮,有了台大當典範後,未來會鼓勵中山、中興、陽明交大等各校成立基金,帶動校園創業風潮。
 
  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台大與國發會繪製大學創業新藍圖,盼轉化大學科研果為實際應用及創業引擎,培育創創人才,對象是在學生、校友、教授團隊,將提供創業輔導、資金、育成空間、及國際連結,攜手政府及產學研資源,打造Taiwan Tech Hub,第一期的校友創投基金希望能達到10億元;該計畫會先在台大校本部設立NTU Tech產業創新總中心,運作順利後,將擴散到台大竹北校區,創立Taiwan Tech Hub竹北新創基地,聚焦AI、晶片/量子、智慧醫療,未來還會透過Tech Hub海外新創基地,鏈結國際市場,盼成就台灣護國群山。
 
  台大副校長廖婉君指出,以往學校都是靠教授帶領學生創業,台大與國發會提出校園創業新模式,是由學生創業團隊啟動,教授/實驗室/研發中心提供技術後盾,台大還會成立VC-Studio,請上市公司、創投等擔任業師群,全程陪跑。
 
  台大將以播種、尋苗、綻放、起飛四階段,輔導創新創業。廖婉君提到,在播種階段,國發會與台大合作推動學位後創業學程,針對碩博士生(含畢業8年內校友)推出runway創業課程,以協助接軌產業及市場需求,新設學位後創業獎助為每人50萬元。
 
  廖婉君說,經業師群判斷創業計畫具體,有落地可能,就會接著進入尋苗、綻放、起飛階段,尋苗階段,每案挹注50萬元,還導入VC-Studio業師群陪跑、創創中心創業加速器輔導、串聯U-START、FITI等資源;綻放階段,給予競爭型創業基金,每案500萬元,得以進駐創新育成中心共享新創資源、進駐實體車庫開發原型產品、參展與交流曝光研發技術;起飛階段則鏈結海內外新創基地與創投,並有政府創業資源挹注,銜接國發基金「加強投資AI數位產業實施方案」。
 
  陳文章補充道,新設學位後創業獎助為每人50萬元,主要考量學生專心創業,就無法去工作,因此提供生活上的資助,後續每個階段的獎助,主要是培育及收斂,會有專業團隊評估。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說,早期創投到學校缺少媒合平台,樂見校園創業在國發基金加持下遍地開花,創投公會願意協助各校成立及管理基金。
 
  富邦金控創投董事長龔天行呼籲教育部鬆綁碩士論文制度,希望能以創業想法、專案計劃等更多元化的方式取代論文,實質鼓勵學生創新創業。
 
 
 
 
作者介紹
創業加盟線上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