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台灣人創業 缺大市場概念

2015-07-01 作者/彭慧明

李開復:台灣人創業 缺大市場概念
創新工場首席執行官李開復長期關心兩岸年輕人創業,他表示,最近一兩年,台灣創業團隊更積極,理解自己創業的方向,也能夠透過群聚分享經驗,但對「大市場」如大陸、美國的概念卻有誤會。講到矽谷就什麼都好,連被批評也好,但提到大陸就有特殊觀點,忽視「大市場」對創業的幫助。 他分析中國、美國與東南亞,直言大陸依然是創業首選市場與發展地區,但台灣官員一碰到兩岸議題,就擔心被罵,台灣「有情緒」,把創業跟事業弄混了,不易成功。 他強調,台灣的官方與創業團隊,對「大市場」的概念還很欠缺,但小國就要走向大市場。例如鴻海、台積電,都是看到國際化、大市場的趨勢,把自己接向國際,才做到今天的地位。 李開復說,台灣經濟無法向外走,出現奇怪的現象。台灣股市就靠蘋果手機,「被一家企業牽動的經濟是很弱的」,台灣要更積極地朝向國際市場發展。但台灣對大陸有一種情緒,就像他在臉書上分享大陸創業團隊的經驗,台灣讀者的點閱率就很低,「不願看,但他們說得很好啊!」 創新工場投資三個從台灣到大陸創業的團隊,有新媒體、共享經濟和社群網站,李開復說,創業團隊發展成功但低調,希望「真有成就再公開」,他們掌握了大陸大市場的優勢,但在台灣投資的團隊,目前較沒特殊表現。 李開復說,無論如何,不能忽視大陸的市場優勢和需求。他並不反對去美國創業,如果創業團隊有留學背景、當地的夥伴可以克服文化與語言隔閡,可能在技術與娛樂方面的產業有很好成就。但現在很多創業團隊迷思去矽谷「朝聖」,結果是該去的去了,不該去的也去了。 李開復長期關注兩岸投資環境,他說,就他來看,創業還是六成集中大陸、兩成在美國,另外兩成在東南亞與日本。東南亞是新興地區,特別是印尼,他相當看好,但無論在東南亞、日本或美國,都不比中國大陸有語言與文化優勢好。
作者介紹
創業加盟線上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