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花雙神農永續經營 開創賺錢有機事業-1111創業加盟網
2015-07-02
作者/創業加盟網 洪祥和

▲圖說:2015年十大神農日前舉行頒獎典禮,農委會主委陳保基 (左一)、農糧署長李蒼郎(右二)、花蓮農改場副場長范美玲 (右一)共同祝賀本屆宜、花得獎農民方福在(左二)與林珮汝(左三),期望他們能發揮領頭羊精神,帶動地區農友朝永續農業邁進。(圖/花蓮農改場提供)
今年農委會「十大神農獎」日前頒獎表揚,宜蘭、花蓮獲獎的二位農民方福在與林珮汝備受囑目。兩人同樣都是將有機耕作,發展得淋漓盡致,以友善耕作、栽培技術改善、食農教育推廣、協助社區轉型,更不容易的是「原本靠天吃飯的農業變成賺錢的行業」,因而勇奪桂冠;林更是本屆唯一女神農,巾幗不讓鬚眉,將農業當事業經營,開創出一番成就。
林珮汝是本屆得獎的唯一女性,格外受到矚目。她是伍佰戶有機農場主要負責人,其生產面積為12公頃,年營收達700萬元以上,是東部地區大型有機農場,歷經10年的長期苦心經營,從對有機栽培技術一竅不通,到現在改善產量瓶頸、突破有機產品銷售困境,並朝有機教育推廣方向前進。
林珮汝表示,她將農場經營以機械化降低成本、提高次級品利用率增進收益、增加生產效能選擇高利潤品項,以及網室栽培等技術提升為策略,達到契作生產、大量栽培之目標,並穩定通路關係、建立合理的土地管理,創造農場更高利潤。
回顧過去,林珮汝表示,農場面臨最大的困境,即為人力成本過高,且穩定聘用不易,導致經營效益不彰,經園區改造後,建立有效人力運用,確實降低支出一半以上。
在行銷策略方面,林婦的農場銷售以契作通路佔主要收入來源,因此穩定此銷售管道是必要的,而其它則以農會、市集及農民直銷站、現場體驗等多元管道,增加農場曝光率,以及實際獲利,而農場營運也從虧損到逐年穩定成長。
方福在則是宜蘭土生土長的優秀青年農民,以慣行農法做了20多年後,民國99年開始轉型有機,自家育苗場與稻田皆朝有機生產,更組織五結鄉有機米產銷班第4班,與五結鄉農會契作生產夢田越光米,以推動宜蘭地區水稻「全面有機栽培」為經營目標。其所生產的有機秧苗除了自用及供應班員使用,更供應宜蘭廣大稻農。
配合政府有機農業政策,方福在帶領大吉社區發展成有機示範社區。此外,配合宜蘭縣有機農業推廣政策,充分利用有機優良環境,推行一期作有機米生產,二期作種植有機蔬菜,供應縣內國中小學有機營養午餐。
方福在表示,與花蓮農改場共同合作,建立「有機水稻育苗及栽培體系」,採用稻種溫湯消毒機及蒸汽育苗土消毒機,以物理方式消毒稻種及育苗土,避免使用藥劑浸種消毒、有效減少環境污染,目前水稻育苗業服務達200公頃面積,年收益超過140萬元。
作者介紹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即時新聞
2025-04-16

一條龍助青年創業!台南市推青年貸款專案
即時新聞
2025-04-14

創新商業模式大解密!KSB.創業學院執行長傳授3大路徑
即時新聞
2025-04-10

資金、市場、人才通通有!政府創新創業資源一網打盡
即時新聞
2025-04-09

台中加盟展4/11登場 匯聚120大品牌、帶動單身經濟與創業潮
即時新聞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