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洶湧 電子零件出口重傷

2015-09-16 作者/吳馥馨

紅潮洶湧 電子零件出口重傷
2014年中小企業整體經營情勢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受紅色供應鏈崛起衝擊,加上零組件跌價,或技術轉變改以模組形式出貨,以致出口量減少,中小企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出口金額自2013年驟減五成後,直到去年仍未恢復,去年出口僅2,953億元,占整體中小企業製造業出口不到三成,過去優異的表現已經「回不去了」。 經濟部昨(15)日公布2015「中小企業白皮書」,2014年包括中小企業家數、銷售額、內銷額、出口額、就業人數、受僱人數等指標,皆較前一年略有成長。 其中135.3萬家中小企業創歷年新高,占全台灣企業家數97.6%;提供近867萬個就業機會,占全國就業人口八成,成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中流柢柱。 經濟官員表示,去年各項中小企業指標表現與前一年相去不遠,意味著中小企業表現尚屬穩定。但從細項看,已浮現一些結構性危機。 從製造業的中小企業出口表現來看,自2012年至2014年,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出口名列第一位,但占整體中小企業製造業出口比重,2012年達逾四成,去年不到三成,金額從5,756億元幾乎「腰斬」到2,953億元。 報告指出,雖然去年電子零組件業的出口額已較前一年略增2.7%,但已難在短期回到過去的水準。 造成這項結構性轉變,主因國際供應鏈地位被競爭對手取代,尤其是中國大陸力推「進口替代」政策,紅色供應鏈崛起,影響台廠在大陸市場接單。紅色供應鏈取代的效果不只限大陸本土,未來也漸將影響台廠在其他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與接單能力。 次要原因是零組件跌價,或技術轉變改以模組形式出貨,以致出口量減少。 再比較2012至2014年中小企業製造業中,各類別的出口結構,前五大業別排名仍舊相同,依序為電子零組件、機械設備、金屬製品、塑膠製品及電力設備;但從出口額在各業別的分配比率看,更為分散;前五大業別所占的比率逐年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藥品製造業是其中亮點,雖然占出口結構比率很低,但出口額年年成長,去年成長一倍至7億元。 經濟日報
作者介紹
2025夏季加盟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