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創業 從設計到匠人-1111創業加盟網

「現在的台灣還不夠尊重設計、文化,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階段。」創業手工服飾「POI」的七年級老闆吳柏儀樂觀地說。歷史不同,跟國外對比沒有什麼意義,重要的是得有人願意實際去做,走入現場去保存這些珍貴的技術,設計的價值才會被重視。」
戴著鴨舌帽,體格壯碩的他,正穿著自己製作的圍裙、駝著背,聚精會神地操作著一台骨董縫紉機。這是他位於赤峰街的旗艦體驗店「POI」,店裡有不少工業用縫紉機,打鈕扣孔、車邊……每台都有不同的功能,這些都是從台灣紡織業黃金時代留下來的機型,性能依舊堅強,用這些工業機台縫製出來的衣服,除了針距較緊密,細緻度也較高,但會操作這些機器的人,卻已經愈來愈難找了。
從手工設計到匠心獨具
實踐媒體傳達設計系畢業的他,畢業後原本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後來因緣際會跟藝人黃小柔合作潮流服飾品牌,擔任服飾設計師,才初步接觸到服裝這一行,「那時每天都在畫骷髏頭,因為骷髏頭最好賣。」相同的東西越畫越煩,他開始構思起自己想要的設計到底長怎樣,2010年,便自行創業,透過虛實整合的方式,提供客製化服飾的服務,讓客人可以自己挑選布料,拼貼出專屬自己的特色襯衫。
從坐在電腦桌後面的設計師,到與人合作設計潮流服飾,最後因緣際會走進代工廠,從光鮮亮麗的服飾業,走進第一線的匠人現場,2010年創業至今,已經換過六家店面,足跡遍及師大商圈、東區、松菸、台南新光三越,現在集中在高雄駁二店和赤峰店,雖然歷經開店關店波折,然而他說,最困難的,還是「代工斷層」。
代工廠卡關 傳產難接軌
因為服務性質特殊,「POI」首次出戰簡單生活節便接到大量訂單,沒想到,卻在製作端卡關,柏儀回憶:「那時因為數量太少,沒有代工廠願意接,好不容易接了,訂單也無法配合交期,但我們每件都有跟客人壓時間,超級苦惱。」
為了速度與品質,柏儀開始勤跑第一線的代工廠監工,跟師傅搏感情,也趁機學習製造現場的技術,剪布、打版、裁縫,一蹲就是兩年,後來訂單愈接愈多,一、兩個在工廠裡感情比較好的師傅便跟著他獨立出來,儼然是個小型工廠。
「這些師傅都超敬業,讓我看到台灣匠人的精神!只是這幾十年來產業外移,代工廠收掉幾千間,年輕設計師又不太願意當工匠,技術斷層的問題很嚴重。」眼見珍貴的技術正在流失,柏儀也利用自己的資源培育年輕裁縫師,讓對裁縫有興趣的學生有機會跟這些從黃金時代走來的老師傅手把手地學習。「這些經驗老道的裁縫師們,最年輕的也已經四、五十歲,看到後都很想趕快把這些技術學起來!」他熱血地說。
深耕文化 才能創造產品價值
「剛創業時,我一直問自己,為什麼東西比別人貴?同樣的價格,客人為什麼不去買名牌?」為了創造差異性,他想出直接讓顧客摸到布料的服務,於是不斷咬牙開實體店,「好處是之前沒這樣的服務,比較容易被看見,壞處是沒得學習,得自己想一套SOP,自己透過實作慢慢改進。」他拿出現在的訂單,每個環節都是靠時間經驗摸索得來,捧在他的手上,像一張通往夢想的地圖。
「當我看見日本的匠人文化,那種尊重職人的環境創造出的價值,讓我覺得很敬佩。也許未來台灣會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可望成為工匠,不會只是想著當設計師。這些經時間考驗過的技藝,是一個文化應該要累積、留下的,不只是讓產品精緻化,更讓技術人員的價值被看見。」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一條龍助青年創業!台南市推青年貸款專案

創新商業模式大解密!KSB.創業學院執行長傳授3大路徑

資金、市場、人才通通有!政府創新創業資源一網打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