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FY卓越品牌 嬰兒用品多樣化
2017-01-25 作者/劉文聰

秉持著創新、誠信與不輕易放棄的堅持,本地嬰兒用品品牌FIFFY從一間只有一棟雙層排屋的家庭式製衣廠,拓展為全國擁有18間專賣店、600個銷售點,位列本地銷量前3名的知名嬰兒用品品牌。
FIFFY品牌成立於1973年,所推出的嬰兒產品多樣化,除了嬰兒服裝,包括奶嘴、奶瓶、枕頭、紙尿片及嬰兒用品禮籃等各類嬰兒用品。
該公司行銷網遍及全國、新加坡、柬埔寨及汶萊,在國內各地購物商場都設有經銷點,在吉隆坡與亞庇設有兩間分銷中心,與南馬柔佛巴魯總行遙相呼應。
FIFFY在柔佛再也工業區及永樂鎮工業區設兩間廠房。創業之初,該公司只是在柔佛巴魯順利花園一間兩層樓排屋,與來自新加坡一名張姓生意夥伴合作設立一間家庭式傳統製衣廠,主要目標鎖定在本地嬰兒服裝市場。
該公司首席執行員李秀梅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分享大哥李添英40多年前如何帶領一家人應對重重的波折及困難。她回憶,兄長在創業之初,只是在柔佛巴魯順利花園一間兩層樓排屋,與來自新加坡一名張姓生意夥伴合作設立一間家庭式傳統製衣廠,主要目標鎖定在本地嬰兒服裝市場。
一步一腳印發展
她說,創業之初,並非一帆風順,除了面對資金不足及針車器材老舊無錢維修等問題之外,也面對市場太小的局限,兄長三不五時就手持裝滿裁剪衣服成品的手提包,向認識的朋友打聽,或是親自上門,尋找那些有意願售賣產品的洋貨店或商場。「直到一名來自峇株巴轄布廠的銷售員到訪,情況才改善,布廠老闆答應讓我們以分期攤還的方式,售賣布料給我們。」
她說,FIFFY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步一腳印,從裁剪、銷售及包工全攬在小小的家庭式製衣廠上,慢慢地發展起來。
「在業務初具規模後,也就是在1978年,原本位於順利花園的雙層排屋製衣廠已不敷使用,公司搬遷到美樂花園的店屋,1990年搬到柔佛再也花園,2002年才在斯裡亞南落腳至今。這段期間,FIFFY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全國員工人數目前已達逾700名。」
FIFFY經歷了我國數次金融風暴,80年代末期,經歷某間具規模的本地知名百貨公司集團倒閉,隨著唯一銷售管道的倒閉,導致FIFFY元氣大傷,損失慘重。
李秀梅說,當時的交易賒帳至少也需6至8個月,面對銷售管道的癱瘓,加上兄長一向秉持著誠信,絕不賒帳的原則,公司自然面對資金周轉不來的困境,眼看已到絕路之際,所幸兄長的堅持贏來了名聲及口碑,讓他獲得貴人相助,終轉危為安,逃過生意失敗破產之路。
全國18家專賣店
FIFFY在1988年成立達信貿易公司(EkspresTH),負責行銷FIFFY系列產品。FIFFY在國內的600個經銷點分佈在全國各主要商場及超市,2003年隨著首間專賣店的設立後,目前國內已有18間FIFFY品牌專賣店,這不包括海外代理經銷商。
李秀梅說,該公司業務一年前開始擴展至網路行銷,目前業績表現良好,相信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而未來目標是把市場鎖定到東南亞。
「FIFFY品牌過去憑著卓越的產品品質及服務,獲得包括大馬卓越品牌獎、大馬最傑出中小型企業獎、亞太傑出企業家獎、超級卓越品牌獎及50強企業白金獎及Superbrands等多個獎項,同時也在2014年獲得ISO9001認證。」李秀梅說,該公司秉持著科技能處理的工作,就交給科技去做,人只是去處理科技所無法完成的工作這個原則。FIFFY內部運作趨向電腦及系統化,李秀梅認為,從傳統的手動作業邁向科技及系統化的工作方式,這是個趨勢,無論喜歡與否,企業須接受轉型。
視人才為資產 著重栽培員工
「公司視人才為資產,因此非常重視在栽培人才及員工福利上,我們並不吝嗇給予員工應得的薪資福利,但也要求員工必須有求變及求新的上進心,懂得自我提升,能接受挑戰及承受壓力。」
李秀梅強調,對於員工,她有所要求,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員工能夠瞭解公司的方向,同時以團隊精神合作往目標邁進。
她透露,除了定期為員工安排提升能力的培訓課程,也在公司內設立了一間迷你圖書館,同時,也給予獎勵給那些經常閱讀的員工,以激發員工的創意思維。
此外,FIFFY也重視向員工灌輸環保的概念,除了在公司設有垃圾分類箱之外,同時,也鼓勵員工迴圈使用紙張。該公司採用日本企業所提倡的5S管理來讓工作環境更整潔,貨倉管理沿用日本企業的生產流程看板概念,加上科技的使用,使產品品質、工作效率等都獲提升。
作者介紹
劉文聰

面對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成功率?郭士維:創業首重「心態」
即時新聞2025-08-26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台北會館開幕 吳永強:邁向「千品牌、萬人才」願景
即時新聞2025-08-26

一杯涼到底的生意 手搖創業趨勢大解析
即時新聞2025-08-21

北分署創客基地輔導青年創業 DIY數位相機募資破60萬
即時新聞2025-08-21

直擊創業與產業見聞 菲總啟發臺灣青年職涯視野
即時新聞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