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幽默秀「爺們」T恤 與青年搏感情聊創業

2017-02-20 作者/呂雪彗

管中閔幽默秀「爺們」T恤 與青年搏感情聊創業

 長風基金會昨(19)日舉辦首場「突破論壇-青年的未來」座談會,由被暱稱為「管爺」的中研院士管中閔主持,與青年互動,最後結束前管爺脫下西裝外套,秀出「這就是爺們」的黑色T-Shirt,引起現場年輕朋友一片歡呼聲,展現與青年互動的親和力。

長風文教基金會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行舉辦「突破論壇-青年的未來」座談會,邀請4位六、七年級的青年世代以「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暢談自身在不同產業的發展經驗,展望台灣未來,吸引近200位來自全台各地的青年前來參與。長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執行長葉匡時、新創圈萬應婆前科技政委蔡玉玲等人,均全程聆聽現場青年對談。

小鎮文創負責人何培鈞談創業歷程,主持人管中閔驚呼「國父才十次革命,你怎麼有毅力跑到16家銀行?」何認為,台灣過去的問題是教育制度僵化,應該要引導下一代去找到他的興趣,不是給他一個硬性框架,用分數評論一個人發展。他在創業過程中受到很多幫助、包括第16間銀行經理願意陪他上山參訪廢墟的情況,坦言受到台灣社會幫助太多,因此希望努力回饋。

端傳媒評論總監曾柏文回憶當年,雖然得到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而保送台大化學系,但不確定是不是一輩子要待在實驗室,也思考做一個化學家到底對社會可以做什麼?認為自己強烈感覺到這個時代的文明發展,不只是科技的進化,而是人的問題。所以先去念心理系,又開始發現個人問題來自於社會層面與外在環境,又跑去念社會學。雖然外界看他自己覺得好像一直在「轉換跑道」,但對自己生命歷程來說其實是很順暢的。「就是看到一個風景,所以繼續走下去」。

面對大陸市場競爭激烈如何生存的提問,Vpon威朋創辦人吳詣泓認為,活下來就是一種成就,進一步找到台灣企業在大陸生存的發展定位,採取「錯位競爭」策略,成為連結中國大陸與海外不同網路生態系橋樑。吳提到,當年創業夥伴的一句話讓他在大陸能夠撐下來,「我們是要做海外生意,不是困在台灣,我們要死也要死在往西方的路上。」令他十分震撼。他要證明「台灣年輕人不是懦夫,是敢走出去的」。

何培鈞以大陸常德的國家風景區發展為例,「原本對方在蛋黃區要做酒店,後來他們到竹山來參訪後,回過頭三個月翻盤,不蓋酒店,將居民的房子全部保留,讓居民回來接受教育。」何認為,還是要對台灣的發展價值有信心。

吳詣泓認為,不要怕利用大陸資金,要用全球的資金來幫助台灣的年輕人犯錯,從失敗中汲取養分,只有開放全球資金與政府心態,幫助台灣藉大陸崛起優勢發展,不再鎖國,才能讓台灣青年的團隊可以走出去。

被問到「最應該幫下一個世代做什麼」,曾柏文認為,我們對於台灣在這個世界中的角色定位思考十分不足,例如新南向政策,都在想怎麼投資,但台灣跟這個世界其實有很多歷史與文化多層次的連結,卻被相對遮蔽了。台灣是華人社會,台灣跟東南亞其實有媽祖祭祀圈的這種關係,跟中原華人是不同文化。

管中閔最後以「反省」為主軸進行總結,認為過去台灣沈浸在成功經驗與有錢賺的年代,但大家都了解現在都知道不可能回到過去,而這些年台灣在政治、經濟上碰到很多困難,很多在政府工作過的人也持續有許多反省。長風基金會的座談會也是反省的一部分,希望透過未來更多不同年輕人溝通為台灣找到新的發展方向與通路,為年輕朋友找到新的未來。

作者介紹
呂雪彗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