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越南創業 他設廠還得先掃地雷

2016-06-16 作者/鄭郁萌

到越南創業 他設廠還得先掃地雷
願景國際董事長陳文治站在廠裡東南亞最長的窯爐前,但他不愧是從小在窯爐旁長大的孩子,高溫下一滴汗也不流(攝影:許添瑞) 「等你當老闆的時候,就由著你去做吧,但現在還不行。」許多台灣企業第二代都困在這句話裡,陳文治卻不願服膺這句話,寧願與家族為敵,出走創業。 願景國際設廠在越南,月產82萬平米,銷售到50國,年營收約15億元。董事長陳文治出身新竹香山,在1970年代是僅次於鶯歌的陶瓷產地。但台灣的工資節節升高,而且根本找不到人才:「新竹勞動力的首選都是竹科,傳統產業又熱又累,我們長期缺工。」便結合其餘中型業者正豐、英格,往越南合作創立大同奈,足足考察了兩年半,選定南越工業區落腳。 「那時越南基本工資不過三十元美金(折合台幣約九百多元),政府又給了五年免稅、五年減半的稅制優惠。」但當時越南生活環境極差,陳文治記得自己三天兩頭腸胃炎,光喝水都能下痢。更驚人的是,買地之後政府要求他們掃過地雷才能建廠。 「沒人告訴我那裏有地雷,我之前為了看地,在那塊地上可是走了好幾天…」陳文治很傻眼。由於越戰期間,美越雙方部署了大量地雷,時至今日仍偶傳地雷傷人事件,他只好快快找來越南軍隊,足足掃了一個月才將地雷掃清。 雖然站在第一線,但是才30歲的陳文治在長輩掌權的企業裡卻沒有置喙餘地。「磁磚跟房產景氣是連動的,每十年房地產景氣就會循環一次。我從小看慣生意好時客戶拿著錢到工廠排隊,不好時卻沒人要,年營收可以差上一倍。」陳文治回憶:「所以我早就決定要分散市場,但父執輩卻覺得從自己熟悉的市場開始做,哪裡不對?」 陳文治內心苦悶,35歲時決定拿著自己的數百萬元積蓄離開家族企業,轉為投資科技業,包括太陽能產業的國碩、中國大陸的零件製造商等。國碩剛創業時是以光碟為主,第二年就遇上大跌,曾經一度瀕臨倒閉,陳文治身為創業股東,也曾經常常跑三點半,後來旗下的碩禾翻身,一度成為台股股王。 他的苦惱,也是台灣許多傳產第二代的困境,不同的是十年間陳文治累積了上億財富,這次他一不做二不休,將身家一股腦投入磁磚廠創業,而且廠就設在大同奈斜對面,家族很不諒解。「父親叫我去罵了一頓,然後長嘆一聲:『如果你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陳文治明白這一戰不能失敗,願景2011年設廠,隔年投產。「我原本只是想要印證自己的想法沒有錯,回頭才發現背負了父親的期望。」 詳情請看壹週刊
作者介紹
鄭郁萌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