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帶動投資 才是硬道理

2016-07-20 作者/李沃牆

創新創業帶動投資 才是硬道理
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的投資率僅20.06%,相較於1999年26%、2010年的24.23%,不僅是逐年下降,也較鄰近的香港、韓國及新加坡為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近20年來,無論是政府部門、公營事業、甚至民間部門,投資均每下愈況。連海外華僑及外人來台投資均呈衰退,外人直接投資(FDI)由2007年的77.7億美元腰斬至2014年的28億美元。 投資不振的原因不一而足,然法規制度限制及經營環境條件不佳應難辭其咎。投資疲軟,出口就難以改善,台灣出口已連17黑,早已打破金融海嘯紀錄,尤有進者,還有11個月呈二位數負成長。 中研究、元大寶華、台綜院都將今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1%以下;中經院19日剛發布經濟預測,認為僅有0.84%;國際信評機構穆迪看得更差,直接腰斬台灣經濟成長率至0.5%……足見未來充滿荊棘,一時之間,恐難看到隧道中的曙光。 為了拚經濟,央行6月30日四度降息。坦白說,當今低利率環境下,早已陷入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央行希望降息帶動消費及投資,但持有流動資產者仍然不為所動。即使是實施負利率的20幾個國家,看來也是黔驢技窮。不少國家央行寄予財政政策,麥肯錫去(2015)年初公布一份全球47國的負債調查指出,全球債台高築,在已開發中國家中,政府舉債占GDP超過100%者就有十個,而開發中國家瀕臨舉債上限者亦不在少數,台灣便列其一。 在貨幣政策失靈、財政政策難以施展下,政府應改弦易轍,以創新創業帶動消費、投資及出口,進而成為經濟成長新引擎。 舉例來說,金融科技(Fintech)方興未艾,其生態系中包含了大數據、人工智慧、行動支付、雲端計算、社群媒體、物聯網、生物辨識及機器人及區塊鏈等。根據市場研究機構Accenture最近報告,全球在2015年對Fintech的投資達到222.65億美元,較2014年的126.88億美元大幅成長75%。 另根據IDC Financial Insights(2015)的估計,透過NFC技術與Barcode掃描的近端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在2017年可達1,910億美元。電子支付可增加消費及創造就業機會、同時帶動跨境電商發展,俾利於進出口外貿及經濟成長,一舉數得。 提升電子支付比率還有項好處—交易資料(即課稅資源)便無所遁形,提高政府稅收、消弭地下經濟可畢其功於一役。韓國自1994年起以租稅減免帶動民間消費採電子支付,稅收淨額在2011年增加了三倍。 中國大陸以「互聯網+」等新興科技產業為國家發展戰略,目前也有許多國家將發展物聯網技術列為國家級戰略計畫,進而投入可觀資源,如美國投入380億美元於網路與資訊科研計畫、歐盟投入500億歐元、德國投入2億歐元於發展「工業4.0」,韓國則投入1.5兆韓元推動物聯網基本計畫。南韓總統朴槿惠還啟動維期五年的「創意經濟」計畫,預計投入40兆韓元,扶植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及產品,要創造65萬個工作機會,拉動經濟成長。 綜合而言,以創新創業帶動內需的消費和投資、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才是硬道理。
作者介紹
李沃牆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