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人殷佑銘 找回台灣木作榮景
2016-08-16 作者/中時電子報/曹婷婷

殷佑銘在高雄成立「TOUCHWOOD」工作坊,致力於推廣教兒童體驗自製木作。圖/曹婷婷
在德國,12歲以下孩子會有一間全木製教室,孩子用裡面木頭、發揮想像做出課桌椅,接觸自然也開發創造力;在台灣,木作家具雖夯,但讓孩子碰觸木頭自製物件,卻是新鮮嘗試,矽谷人變木工的殷佑銘,因此開啟木作新頁。
以「TOUCHWOOD」為名,自創品牌,源於德國鼓吹孩子從小觸木、創作木頭的概念。
TOUCHWOOD團隊成員,結識於創意木作展覽會,當時,談到木工產業盛衰、木工人才斷層、中小學工藝教育刪除等議題,殷佑銘與黃柏琛討論發現,若要推動木工產業及教育,需延攬多元木工職人及各領域商業專才,才能發揮最大效益,於是邀請當時參展的世界木工金牌選手、木工素人及商業人才,共組團隊。
創辦人之一的殷佑銘,昔在美國矽谷科技業擔任行銷經理,繞了世界一圈,2000年回台,揮別過去緊湊步調,起初,他選擇務農,讓人生歸零,一邊種農作物同時,也親手製作木頭家具,卻發現做得很醜。
於是,他先到台北報名木工班,上完課仍覺不足,再跑到台南職訓中心接受長達半年木工課程,之後,還去家具工廠當學徒、裝潢案場當木工。
沒有過去白領階級優越,他在撫觸木頭及創作過程,勾起骨子裡的木作魂。殷佑銘透露,喜歡木頭彷彿與生俱來,祖父與曾外祖父都是木匠,從小生活環繞的就是長輩親手製作的木頭家具,尚未嘗試敲敲打打木頭之前,木作家具只是記憶中的一部分,實際製作後,這才覺察,原來終於順應內心的呼喚。
2015年,在高雄成立了「TOUCHWOOD」,如今,他與團隊成員一邊創作也同步教學,推廣木作扎根教育,重新喚起人與自然的連結,更希望將台灣傳統木作技藝推向國際。
「TOUCHWOOD」開發適合華人市場教材及教具,從學齡幼童開始營造觸木環境、深度紮根植培屬於台灣在地人文的木工創新與創意,打造全齡木工學習環境,目前,該團隊已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各縣市國中小學及台南文創園區等單位合作,共同推動木作扎根教育。
「木頭質感溫潤,接觸木頭其實就是在觸碰自己。」殷佑銘說,這幾年吹起一股木作風,因為,木頭讓人感覺反璞歸真,樹木與人類是接近的,人們無非希望透過在生活中充斥木作家具,好像擁抱大自然。
他說,阿公時代的木作家具,遠比大量塑膠、金屬家具,來得溫暖,他透過課程教導大人小孩用觸覺、視覺及嗅覺感知木頭,創作前還會先向木頭道謝,「珍惜木頭,就是珍惜自然。」
黃柏琛說,透過溫潤的原木觸感,喚醒木堆中的稚心童趣,讓兒時記憶中,活潑鮮明、無邊無際的隨想,再次鮮活起來,如今年就走進台南文創園區創辦「小小創客木樂園」,讓親子體驗木玩具的樂趣,培養學齡幼兒的創造力,也讓爸媽丟掉3C產品,陪孩子重拾童趣。
作者介紹
中時電子報/曹婷婷

搶攻22.5億市場商機!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世貿揭幕
即時新聞2025-09-16

面對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成功率?郭士維:創業首重「心態」
即時新聞2025-08-26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台北會館開幕 吳永強:邁向「千品牌、萬人才」願景
即時新聞2025-08-26

一杯涼到底的生意 手搖創業趨勢大解析
即時新聞2025-08-21

北分署創客基地輔導青年創業 DIY數位相機募資破60萬
即時新聞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