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晨:創業能成功並非正常
2016-08-29 作者/勵心如

對於想到大陸市場創業的年輕人,AppWorks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表示,應掌握好自己具有的優勢;他也提醒,創業的成功機率「非常非常低」,但即使失敗,也不失為就業的一條好道路。而創夢市集總經理邱正生也表示,台灣人到大陸創業的決勝關鍵不是優惠條件,最重要是能公平發展的市場。
《旺報》主辦的兩岸青年創業論壇27日在新北市舉辦。邀請林之晨、邱正生等人發表專題演講。林之晨表示,雖然兩岸同文同種,但文化不太一樣,因此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不僅要跟大陸年輕人競爭,成功率也「天生比較低」。他建議可以加入別人的創業團隊,像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一樣。另外,應掌握自身優勢。
兩階段關鍵資源不同
他說,台灣人很適合做為大陸網路公司走出海外時的夥伴,像台灣雪豹科技就是大陸獵豹移動向外拓展的夥伴。不過,他也提出幾點現實狀況,首先,多數國際創投都是「loser」,80%創投無法在1年內產生高於2倍回收,可說創投行業中,80%是濫竽充數,對創業者來說,重點是那20%最厲害的創投在做什麼。
其次,創投回報率低的原因是新創公司成功機率非常低,就像中樂透的機率,僅萬分之一,「成功是例外、病態,非正常事情。」最後,創業通常是從「零到一」,再來「一到一百」,前面階段的目標是找到市場想要的產品;後面則是在找到產品後要規模化。這兩階段所需的關鍵資源完全不同,需要的領導人人格也不同,是艱鉅的挑戰。
林之晨認為,倘若符合「這件事有市場」、「你有能力做這件事」、「你對做這件事有無比熱忱」3個條件,創業人生就會很充足。
3個根本問題須解決
邱正生表示,目前兩岸青年創業市場仍處於混亂狀態,如何讓兩岸青創團隊有更好的發展,應解決3個根本問題,首先,是要以如何有利團隊發展為前提思考,而不是大陸中央有政策,各個眾創空間就硬要找台灣團隊去;其次,是解決市場開放性問題,像文創領域涉及內容部分,如影視、動漫、遊戲、藝文經紀發行領域,台灣企業面臨很多管制,應解決市場開放性問題而非僅提供物理空間。
最後,針對供需問題,他建議應建立兩岸創業服務平台系統性對接合作。邱正生表示,兩岸創業合作應更加系統化、有效率,而不是市場混亂,否則會失去原來希望透過全球創業風潮,創造兩岸年輕人互相合作、拓展市場的美意。
作者介紹
勵心如

高市青創貸款破萬件、88億資金挹注 創業動能看漲
即時新聞2025-10-30

從台灣出發的電商品牌 「小眾市場」的全球新藍海
即時新聞2025-10-30

創業新手的雙11生存指南 「3大行銷錯誤」不要犯
即時新聞2025-10-30

消費者理性回歸!雙11行銷重點從價格戰轉向品牌信任
即時新聞2025-10-30

把握雙11檔期!從直播帶貨到AI客服 電商創業者的新策略
即時新聞2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