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喜歡程式到創業教程式!stanCode廖揚鴻把史丹佛課程搬回臺灣

2025-03-05 作者/李琦瑋

stanCode廖揚鴻

  科技島科技小聚在2月特別邀請到程式語言教學平台「stanCode」創辦人廖揚鴻(Jerry),分享自己如何從不喜歡程式,到回台創業教程式的心路歷程,他於2017年進入史丹佛大學攻讀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意外接觸到程式入門課,就此改變了他的職涯,把史丹佛程式課程搬回臺灣,創立stanCode。

  廖揚鴻自2019年從美國返台創立stanCode,將史丹佛大學所學的程式教育,融會貫通協助更多臺灣人以有趣、快速、扎實的方式上手程式語言。

  廖揚鴻分享,自己在臺灣補習班想學程式語言,一度學到怕、找不到樂趣而想要放棄,直到2017年進入史丹佛大學攻讀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意外接觸到程式入門課,就此改變了他的職涯。

  「這是我人生上過數一數二最好的課程!」他說,這堂課的教授時常角色扮演,50分鐘課程宛如一場秀,引起學生對程式的興趣,並透過作業,大量學寫程式,開啟他對程式學習的熱情,並運用在自身領域的研究上,他運用影像分析電池材料、與資工系跨領域合作找到最佳充電策略,研究成果一舉登上《自然》期刊。

  廖揚鴻表示,自己求學歷程,一直都不是頂尖學生,但最後在史丹佛拿到傑出畢業生獎項,讓他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並立志要將教授對程式教育專研的熱情,讓更多人知道,甚至想讓非程式相關科系、過往學習經驗不好的人,都能獲得啟發,「即使本身專業不突出,加入程式就會變好」。

  於是,廖揚鴻自史丹佛畢業後,2019年回臺灣創辦stanCode,歷經找不到市場定位、教育創業法規限制、沒資金成立教室、廣告打不到目標客群等,到與台灣留學教育機構合作、遇到疫情契機,終於在2021年營收來到1700萬元,此後每年營收都穩定在1000萬元以上;截至2025年初,已累計3631報名人次,進入程式的世界,甚啟發許多學員結合自身領域專業、轉職成功,為臺灣軟體人才培育注入新活水。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學員,包括空姐轉行成為軟體測試工程師,生醫工程系學生上課後,轉往資工研究所,最後到Google當工程師,還有經濟系學生上完課後,去德國念碩士 ,現在擔任資料科學家。

  廖揚鴻除了運用史丹佛讀書經驗創業外,也把人脈用好用滿,邀請史丹佛的朋友、學長姐擔任導師,帶領學員完成AI專案,包括用心電圖資料預測病患是否有心律不整、AI判讀癲癇及異常腦波、手語影片自動生成字幕,有些不錯的專案甚至寫成論文將要發表。

  廖揚鴻說,目前stanCode除了程式教學外,也向下扎根至兒童程式課程,並在去年成立AI Lab,深耕學員潛力專案,也提供資料分析服務給創業家、醫療院所、甚至是有數據需求的個人,協助大眾節省成本。

 

 

 

 

作者介紹
創業加盟線上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