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的情境思考

2014-10-31 作者/李培芬

多品牌的情境思考
許多連鎖企業都採行多品牌策略,發展多品牌不外乎是兩大思維,其一是生命週期因素;其二是商圈經營策略。 所謂生命週期因素是指一品牌會歷經草創、成長、成熟與衰退等期,尤其是餐飲業,隨著競爭益趨激烈,消費者喜新厭舊速度加快,品牌代謝速率亦隨之快速起來,因此需要新品牌接續店舖的營運。 單一業態的生命週期有其上限,微調式的創新,將會面臨革命式的業態創新的挑戰,就像柑仔店,面臨便利商店的挑戰。 而商圈經營策略是指一商圈對於同一業態的需求與市場胃納,舉例來說我們經常可在街頭發現當7-11進駐某一商圈,其他便利商店業者也會紛紛跟進,直到出現虧損店,有業者退出商圈為止,這代表此一商圈可同時存在多家便利商店,因此基於挖大商圈產值,又同時滿足消費者對多樣通路品牌選擇的需求,顯現了發展多品牌的價值。 對照產品品牌的例子,寶鹼(P&G)公司行銷全球,主要以日用品為主,如洗髮精與婦幼用品,其旗下的洗髮精品牌就有沙萱、飛柔、潘婷與海倫仙度絲,對於低品牌忠誠度的市場,多品牌是營收與市佔率極大化的重要經營策略。 因此連鎖店的多品牌通路佈局亦有經營思維上的策略意義,同時連鎖業多品牌也代表著連鎖產業的成熟化,畢竟連鎖經營就是為了放大規模,多品牌操作在單一商圈可取得規模優勢,夾擊商圈中的同業。 國內連鎖業的多品牌與日本連鎖業的多品牌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以餐飲業為例,基本上台灣連鎖業的多品牌採異業型態居多,如:王品集團有日式料理、西餐與火鍋…等;休閒國聯則有茶飲、咖啡和足底保健。 而日本連鎖業的多品牌則採同業型態較為明顯,如:薔薇山企業(モソテローザ)旗下有白木屋、笑笑、燒藏…等至少六個以上的居酒屋品牌;Skylark公司則有十個以上的家庭餐廳品牌,跨西餐、和食、咖哩、中華料理…等餐式。 王品集團的多品牌雖跨不同業態,但多以一價式套餐組合方式營運,基本上與日本業者的思維是相近的。同業整合較異業整合,更能深度累積專業知識,同時在後勤營運成本上也有降低的效果,值得台灣業者深思。 如果你還只是單店經營者,透過瞭解連鎖業的商圈佈局,建立不是經營一家店而是經營一個商圈的觀念。 智慧庫:1.區分商圈中的互補店與競爭店。     2.競爭店有三種:同業店、近似店與替代店。  工具箱:以立地商圈為範圍,寫一份敦親睦鄰企劃案吧! 
作者介紹
創業加盟線上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