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客要不要搞神秘
2015-01-07
作者/李培芬
服務品質對門市經營十分重要,但是服務和人的行為表現息息相關,情緒問題更是服務品質的隱形炸彈,沒有人可以百分百管理人的情緒,同時標準化作業隨時間也容易產生變化與鬆懈,對於總部與店舖分隔兩地的連鎖業而言,神秘客的確是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
神秘客最重要的任務是反應事實。
此一事實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店舖之痛;其次是顧客之痛,一般大都認知神秘客是為了顧客而存在的,主要是對店舖服務品質做評量,但反應店舖之痛比顧客之痛更為重要,因為店舖之痛代表的是總部的失能。
舉例來說,店舖的冷藏櫃壞了,報修後遲遲不來,因此顧客抱怨飲料不冰,這是店舖的問題嗎?!再舉一例,總部全面更換店舖的蒸包機,但新的蒸包機卻在開關之際容易溢出氣味,久而久之店舖空氣中飄散著食物腐臭味,這也全要怪店舖嗎?!
店舖之痛有時是全面的,有時是個案狀況,連鎖經營歸根結底遊戲規則就是支援前線,神秘客第一要務是反應內部顧客的問題,然後才是為外部顧客來替店舖打分數。
執行神秘客作業時企業大都有兩個疑問,即「神秘客要不要扮神秘?」與「神秘客如何製造狀況?」大部份神秘客人如其名,絕對是神秘到底,就像我們的顧客多是沈默大眾一般,無論再不滿意,只要用腳投票,不再上門就好,所以如果只是公佈成績與指出須改進之處,是不必揭露身份的。
但有時神秘客的目的是進行主題式的輔導工作,那麼就必須揭露身份,其效果是立即的,例如推動新的進店招呼語,店舖執行不落實,有做等於沒做,此時若藉神秘客現場指導,效果將立竿見影。
另外有關神秘客如何製造狀況的問題,有時神秘客出的狀況太離譜,其實是測度不出服務品質的,例如到西餐廳點醬燒雞肉,而且店務人員很容易就會揣摩出這是神秘客,雖未揭露身份也等於是曝露了蹤跡,所以狀況不應太離譜,愈是店舖日常踫得到的問題,測量品質的效度愈好,畢竟這不是一場機智測驗,考評的更不該是臨場反應而已。
店舖人員在日常基本功執行的確實度,才是神秘客關注的焦點,所以訪視頻率反而是重點,每週到訪是執行的目標,因此不揭露身份,偶而翻倒一下商品、或是抱怨一下服務不好,此時最能反應店舖真實的樣子。
智慧庫:1. 做一面鏡子,而不是放一次煙火。
2. 先有標準化,才有神秘客,以免陷入不教而誅。
工具箱:店舖標準化作業手冊分兩部份,一是公司規章、店務守則,另一是模組化的作業流程說明。
作者介紹

將熱愛變事業!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這樣找創業舞台
即時新聞
2025-05-05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即時新聞
2025-05-02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即時新聞
2025-04-24

全職3寶媽蛻變創業家 「木瓜媽」創辦人吳佩俞分享創業甘苦
即時新聞
2025-04-22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即時新聞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