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創新值得買單
2015-01-29
作者/李培芬
今天在飛嘉義的機上閱讀了立場迥異的兩大報,所幸除了政治新聞之外,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娛樂倒也沒什麼不同,只是前幾天在網上讀到一篇挾政治立場名之為平價奢華誰買單的文章,令我感歎業者的努力經政治的解釋,彷彿一夕之間全民連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都應該沒有。
不問政治,只論民生,消費者還是會為用心創新的業者買單。請不要用政治的眼光去解釋消費。
其實,商業界經營的戰局比之無聊的藍綠對決更為激烈,因為我們的「選民」是用他手中的鈔票決定誰可以存活在商圈之中,所以,重點是誰抓得住消費者。
每一年約有十萬大軍投入創業,其中有九成九是中小企業,更高達六成以上是開店創業,其中也有許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意,像Mr. Baoz將一道菜放入包子中,如五更腸旺包;更有不少展現投入的用心,如飄洋過海到日本只為學做道地的銅鑼燒,而他們的認真消費者都看見了,用長長的人龍回報。
另一方面,台灣現在122萬中小企業中,每一年也有六、七萬家黯然退場,企業經營的艱困,對創業者而言,的確是十分深刻的。
在這一場不成功便成仁的商戰之中,「便宜」、「低價」已不是業者可以依恃的武器,因為這個由量販業者提出的「天天有低價」口號,早已成為業界遵奉的普世價值。如果大家都在做,就代表這已經不是賣點,經營者必須重新尋找賣點。
於是平價奢華(Masstige)、快速流行(Fast Fashion) 、文化創造 (Cultural Creatures)與有機生活(Organic)成為組建未來店舖(Future Store)的四個概念,取代原來的健康概念、女性概念、平價概念與創新概念,重點即在於不要再冀望簡單把戲就能感動消費者,愈來愈精明的消費者,渴望自己是獨特的,你必須長期與之溝通,不要想去說服他。
也就是說賣點即在本身品牌的總體營造,藉以提供顧客想要的價值,通路品牌是持續創新所累積出來的,而這個創新是符合顧客的需求與期待,也就是好的經營者是真正懂得顧客的人。
就像7-11定位於便利,就要發揮便利的極致,從買東西的便利到繳費的便利,再到數位服務的便利,例如網路購物便利的取件站…等,從零售業到服務業,7-11創造便利商店更多的可能,也贏得了顧客的喜愛。
消費依然存在,只是,唯有用心創新才能從市場中兌現,而顧客也會忠實地擁抱堅持理想的業者。
智慧庫:1.經營企業其實就是經營顧客。
2.思考賣點:為什麼顧客要向你買,而不是競爭店?
工具箱:一成不變是可怕的,以商店組成三要素(商品、人與氣氛)來評量,你的店多久沒改變了。
作者介紹

將熱愛變事業!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這樣找創業舞台
即時新聞
2025-05-05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即時新聞
2025-05-02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即時新聞
2025-04-24

全職3寶媽蛻變創業家 「木瓜媽」創辦人吳佩俞分享創業甘苦
即時新聞
2025-04-22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即時新聞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