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民的新環保運動

2015-02-10 作者/李培芬

地球公民的新環保運動
一雙環保筷、一個環保碗與環保杯,現代人的包包漸漸多了一點“特別的”行頭,為我們忽略已久的地球公民這個角色盡一份責任。 過去商業界崇尚「用完即丟」,因為方便、衛生與快速,於是隨著商業的發達,製造垃圾的能力也與日俱增,如果你要問我,現在什麼連鎖品牌正當紅?那麼我會告訴你:看看路邊的垃圾就知道了! 蜘蛛人影片中,主角的叔叔告訴蜘蛛人:『能力愈強,責任愈重』,這句發人深省的話語,用在商業營運也是十分恰當的,每一家商店,在往名店或連鎖發展的過程中,營業額愈大,責任也愈重。 曾有一家美容保養連鎖業者,隨著直營加盟店舖數接近百店,突然接獲環保單位公文,就其分裝生產的各式保養品,按產量課征瓶罐回收費,連帶回溯過去數年,總計下來要好幾千萬,業者奔走溝通無效後,忿然將營運重心與工廠遷至大陸,旗下店舖逐漸凋零,當初我往訪業者,經營者噙著淚水對我說:政府逼我出走。 此情此景歷歷在目,這個個案中公部門的角色彷彿是在養雞,等雞養大了、養肥了,就一次宰獲,基本上我是不認同的,正確的執法應該是在業者初出茅廬時,就要教育並告知每一瓶保養品都要隨罐征收回收費,同時納入業者的成本結構中。 當然,業者本身也必須有環保意識,而不是創造利潤的機器而已,法規規定的是最低的道德標準,企業要永續經營,必須體認到自身的社會責任,甚至超越法規的標準,例如:鼓勵消費者持舊瓶購買填裝保養品,除免費提供清洗服務外,還給予折扣優惠,既省回收費,又教育消費者一起做環保,豈不一舉兩得。 當業者號稱一年賣出一千萬杯咖啡,或兩千萬盒便當…時,必須記得,營收的另一面是一千萬個紙杯與兩千萬個餐盒已經成為垃圾,試想這需要多大的垃圾場,以及浩大的焚化與回收作業程序,這是企業營業數字背後共同的社會成本,企業也要懂得感恩。 現在,消費者已然覺醒,樂活一族正用行動改變商店未來商品與服務的面貌,他們以地球公民自居,自備環保餐具;而這股力量是雙向的,覺醒的企業也體認到不能無止盡地耗用資源,鼓勵顧客犧牲一點點方便,為我們永續的生活品質,就像進速食餐廳消費必須垃圾分類一般,如果你還沒有動起來,那麼,可能就落伍了! 智慧庫:1.商店在改善消費者,而消費者也在改變商店。 2. 樂活的英文是「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譯為「健康且永續的生活方式」。  工具箱:評估你現正使用的包裝材料與服務流程,如果環保一下會如何?   
作者介紹
創業加盟線上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