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餅、擂茶餅 張尊禎幸福傳遞客家傳統糕餅文化

2015-08-27 作者/劉宛琳

月光餅、擂茶餅 張尊禎幸福傳遞客家傳統糕餅文化
●圖/客家圖書影音中心提供 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提前迎接中秋節,明舉辦「台灣傳統糕點中的客家味道」講座,邀請《我的幸福糕餅鋪:台味點心50選》作者張尊禎,帶領民眾品嘗百年客家風味。張說,客家最早的傳統糕餅為肉餅和番薯餅,擂茶餅其實是後來才演變出來的。 為更了解台灣傳統點心,張尊禎2004年辭去工作,至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進修,並以「台灣老餅鋪與傳統餅食」為題取得碩士學位,並持續挖掘台灣糕餅文化與多元風貌。 提到客家味的點心,張尊禎說,客家糕餅與客家人飲食習慣相關,因早期生活困難,須支撐農務體力,因此發明「竹塹餅」,就是俗稱的肉餅,以肥豬肉加上冬瓜、芝麻及油蔥酥等食材,製成香酥可口的純手工肉餅,具有「鹹、香、肥」的客家飲食特色。 而客家應景的中秋月餅「月華餅」,又稱月光餅,早期客家人有拜月亮的習慣,因以月光命名。月華餅以番薯製成,傳統餅皮口感較硬,現代改良外層酥皮,並以地瓜餡料調和龍眼蜜,口感層次豐富,最適合搭配綠茶、烏龍茶及東方美人。張尊禎提醒,月餅不適合搭配紅茶、有奶精成分的茶飲,解渴不成反膩口。 另外,張尊禎還介紹「米齊粑」、「擂茶餅」等客家糕餅。業者以客家食品中的「米齊粑」(即閩南人所稱的米麻糬)加入餅中,成為另種客家糕餅的代表;也有以擂茶原料,如綠茶與芝麻、花生、松子仁、葵花子仁等五穀雜糧材料製成擂茶餅。
作者介紹
2025夏季加盟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