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商-赴大陸創業
2016-01-29
作者/邱莉玲

台商赴大陸創業,愛特眾創聯合創始人姚錦程建議,可在VR/AR、文創業、90後族群、服務與技術驅動等4個領域尋找商機;若進入物流成本高(生鮮、書籍)、使用成本高(LED)、需線下體驗(奢侈品)、無法標準化(蔬果)4類市場,互聯網電商智庫執行長林翰霆提醒,則將迎來一場硬仗。
創夢市集與廈門愛特眾創主辦的創夢跨境講堂,昨(28)日邀前林翰霆、姚錦程、GOOGLE台灣分公司協理王榮宗、旺集科技創始人兼CEO林思明,分析互聯網電商的機會與挑戰。
王榮宗表示,移動電商先有人再交易,賣家在沒有店、甚至貨還沒到就可開賣,打破了傳統買賣的觀念;使用趨勢也從以往高頻低價(常購買、價格低的)、低頻高價(少購買、價格貴的),轉為移動端的高頻低時(常打開APP,使用時間短),在用戶至上的時代,每位用戶使用時間縮短,增加成交量,造成刷單炒流量的現象。
王榮宗強調,有流量不見得代表有用戶,在補貼與衝規模下,應該注意留存率及用戶認可。舉天貓2015年雙11晚會為例,創造了2014年2倍的貿易成交額,成功關鍵就在於「移動購物娛樂合體」,用戶透過電視、網路、手機等平台,邊看邊玩邊買,結合網路電視購物,利用大數據運營驅動,讓商家知道目標族群的消費行為。
林翰霆指出,中國電商主力消費群有3類:80、90後每天接觸網絡比例62%,其中的白領朝九晚五沒時間逛街,網路成為主要購物管道;學生喜歡求新、求變,加上一胎化政策,父母對小孩可支配預算強;80後媽媽平均每天購買35,000桶奶粉、25,000包尿褲、8,000個奶瓶,消費力驚人。
按消費族群特性也可分4類:小清新,喜歡有個性的小眾品牌;跟風,購買意願取決於歷史銷量;透過自媒體、社群網路口碑而決定購買;習慣「免費」,以免費產品切入市場,營利則從其他地方回收。
林翰霆建議,台灣創業者可藉由數據工具瞭解、掌握中國市場。例如淘寶指數是淘寶官方的免費資料分享平台,找出長尾關鍵詞(熱銷類目),透過搜索排行預見需求趨勢,以及成交排行的買氣趨勢。
其中,進入4類市場將會迎來一場硬仗:物流成本高(生鮮、書籍)、使用成本高(LED)、需線下體驗(奢侈品)、無法標準化(蔬果)。
至於赴中國創業適合發展的項目,姚錦程建議,盡量不要碰O2O、互聯網,因為這些項目需要龐大資本推動,且被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佔據,相對看,可從4個領域尋找機會:VR/AR結合電競、文化創意產業、聚焦90後族群、服務與技術驅動。未來有技術門檻的產品/服務,像是雲端、B2B、C2B服務,需求會逐漸提升。
作者介紹

將熱愛變事業!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這樣找創業舞台
即時新聞
2025-05-05

勞動部推2大創業貸款助青年創業 她放棄百萬年薪、創立飲料店
即時新聞
2025-05-02

引領全球創新!InnoVEX將有450家新創參與 聚焦AI、半導體
即時新聞
2025-04-24

全職3寶媽蛻變創業家 「木瓜媽」創辦人吳佩俞分享創業甘苦
即時新聞
2025-04-22

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AI與大數據穩坐創業關鍵字榜首
即時新聞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