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醬女孩 台灣在地農村好滋味

2016-02-18 作者/陳惠珍

果醬女孩 台灣在地農村好滋味
「果醬女孩」陳沛蓉。圖文/陳惠珍 剛滿21歲的陳沛蓉,雖臉上未脫稚氣,但一開口說話,卻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與穩重。大學就讀餐飲管理科系的她,因喜歡親手製作果醬,於是在個人的臉書上兼職販售,希望至少能打平成本;前年開始成立個人品牌「果醬女孩」,目前已在全台十多間門市通路,販售自製手工果醬。 陳沛蓉表示,17歲時,用第1次打工賺來的旅費,到台中當背包客,自此愛上自助旅行,足跡遍布台灣各地,最久還曾在東部打工換宿3個多月,希望花多些時間體驗台灣之美,瞭解這片土地的故事。 旅行途中,她看見不少農村老化問題,還遇過因檸檬價格大崩盤,農民血本無歸的景象,於是她決定走入農村、挽起衣袖,跟著果農一起下田種水果,瞭解水果的種植過程,讓農友自行開價,再收購作為製造果醬時,所需的原料來源,並藉此建立公平交易的概念。 「年輕雖有失敗的本錢,卻沒有足夠經驗做為後盾」,陳沛蓉說,休學後,除研發果醬的口味,她更勤跑圖書館,花許多時間弄懂品牌行銷、銷售管理,並積極參與各種論壇講座,透過各大學育成中心的諮詢及訓練,補足經驗上的不足。 目前從採購、製作、販售、行銷,與找通路,皆不假他人之手,從不間斷汲取知識,及找門路的過程中,將工作室的品牌定位、網路銷售做得有聲有色,去年也註冊成立了公司,正式邁向創業之路。 陳沛蓉指出,製作果醬的過程,就像分子料理,必須把水果的味道拆解、重組,她花大量的時間自學,有時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10點都待在廚房裡,就為了找出不同的配方。大二上學期時,下定決心離開學校,當時休學是因為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一刻都停不下來」,學習有很多種方式,當你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其他都僅是次要。父母雖然不鼓勵創業,但也沒有反對,未來有需要,也會再重回學校,一切都順其自然。 陳沛蓉表示,記得自己第1次打去產銷班詢問「有沒有很年輕、很認真的農民」,認識了堅持用有機肥、人工除草的台中「豐源觀光果園」果農蔡英志,還有蕉農吳爸爸、種植有機木瓜的蘇大哥,從「交朋友」出發,一路上認識了許多有著共同理念的農友,她也盼能透過果醬,說出在地的故事,盡一己之力,宣揚農村之美。 從一開始第1個月只能賣出50多罐,到現在每月穩定有150罐的訂單,未來也將擁有第1間店面,這樣的創業進度,雖然緩慢些,但已經很滿意了;「果醬女孩」的手工果醬成分,只有水果與糖,絕不添加人工香料,「酒釀芭樂」、「紅酒番茄」「百香蘋果醬」都受到不少人喜愛,1罐售價188元起跳,但成本就要一半以上。 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嚴長壽曾說,「抱最大的希望,盡最多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陳沛蓉表示,很多人都會問,要怎麼找到自己的方向,她認為第1步就要學會,「跟自己獨處」,找到興趣後,才能擁有熱情,絕對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否則遇到困難,就會半途而廢,她相信,只要有熱情,誰都能成為專家,「人的時間有限,不要為他人而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工商時報)
作者介紹
創業加盟線上展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