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調的中國年輕創業者:余佳文
2015-01-22 作者/郭文俊

余佳文講話時語速極快、手勢頗多,但這並沒有妨礙到聽眾們的注意力——「90後CEO」「多次創業」「一億分給員工」,這些惹人注目的字眼像一個個小型砲彈一樣,接連在聽眾中炸開。
《青年中國說》是CCTV-1在去年4月底推出的一檔電視節目,余佳文出現在第五期。作為最後一個出場的演講者,在他之前已有造火箭的21歲少年——胡振宇和戶外探險真人秀《侶行》的主人公分別分享。這兩位嘉賓的經歷都足夠精實,但只有余佳文紅了。
那篇名為《90後霸道總裁秒殺王思聰!就是有錢!就是任性!》的文章經由微信公眾賬號「CCTV1開講啦」發布後,閱讀量很快破了十萬。余佳文在節目上的演講影片出現在了許多人的朋友圈。像之前許多高調張揚的新鮮人一樣,「年少輕狂」成為余佳文新的標籤。
但論調很快發生了變化。節目播出四五天後,「誇大融資額」「虛報用戶量」「名校學歷造假」......質疑聲遍布各個平台。從「霸道總裁」到「吹牛少年」,余佳文被拋入漩渦中心。
最直接的結果是「超級課程表」的下載量一路飆升。這款在2012年8月發布的校園課表App曾在去年8月宣布用戶量突破1,000萬,參加《青年中國說》之前則為1,200萬,「一紅了又新增300萬,其中有50萬是社會人士。」
接受《創業邦》採訪的那個下午,余佳文有點發燒,講話時偶爾咳嗽。提到這段時間的下載量讓超級課程表的年度目標提前完成,他說:「你不知道我有多開心。」
有人討厭他,也有人喜歡他
在11月底質疑聲最大的時候,余佳文曾寫過一篇回應文章,幾乎是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解釋了最多人質疑的幾個問題。
外界輿論中描繪出了兩個「余佳文」:一個張狂無度,靠炒作和撒謊推動公司發展;一個自信有理,需要得到更多寬容。
余佳文本人對這種爭議倒有點習以為常,他從小到大得到最多的評價就是「異類」。
小學的時候,教室要裝風扇,需要每人交十元錢,余佳文不肯,自己跑去校長辦公室吵:「改善教學環境是學校的事情,為什麼要我們交錢?」
他的青春期則在孤獨中度過,倒是折騰出不少事情。高一的時候,因為「零用錢不夠用」,余佳文一人建了個名叫「尋伊」的社交網站,類似一個針對高中生群體的BBS,在廣東饒平那個網路不發達的城市還吸引了一些用戶。後來余佳文借助這個網站做線下培訓,找來一些老師幫學生補課,自己抽三成,大概做了兩年。「我記得賺了一百萬。」
父母對他的期望是能夠老老實實長大,最後成為一名公務員。但在余佳文記憶中,自己似乎從來也沒聽話過,要挨打時就跑,等到父母氣消了再回家。
他考上大學讓父母高興很久,但對余佳文來說,這仍是一段「少數派」時光。他很少上課,一人在學校外面租房子住;也沒有女生喜歡,班長找同學出去聚會,要男生為一起去的女生買單,他不肯,被在場的人罵「不是男人」。
因此,與他結交的朋友都很難得,其中有位合夥人還是他幫人洗鞋子時認識的——余佳文在大學也沒少折騰,曾經自己發傳單張羅同學到他那洗鞋子,每雙十元,他再把收集到的鞋子統一送到洗鞋店,每雙賺兩元。也有合夥人是在社團認識的——余佳文曾在學校技術部和同學一起開發過一款針對上班族的鬧鐘App。
後來有合夥人評價他:「有人討厭他,也有人喜歡他,就連公司內部也是一樣。」央視的媒體效應讓更多人知道了余佳文。有許多女生在微博傳自拍並tag他的微博賬號。有天他心血來潮,想每天轉發一個喊著要給自己「生猴子」的漂亮女生,但沒幾天就自己放棄了。一大堆人聚集在他的微博評論裡,不是罵那個女生就是罵他。
憑野戰經驗來做事
超級課程表更像是一個偶然間「碰」出來的產物。2011年10月,隨著大三的課程變多,余佳文經常記不住上課的地方在哪裡,因此便有了超級課程表簡陋的雛形:用戶下載App就能顯示自己所選課程的名稱、任課老師和上課地點。
幾名合夥人曾經把產品推薦給身邊的同學使用,結果發現還蠻受歡迎。畢業前夕,大家一起喝酒,有點捨不得這個已經有幾千名用戶的產品,再加上三流學校畢業的學生很難收到滿意的offer,於是一拍桌子,創業了。
余佳文性格強勢,面對記者的時候,樂意回答的問題滔滔不絕,不想聊的話題要嘛一筆帶過,要嘛就直接頂回去。之前不斷有媒體問到超級課程表的盈利模式,余佳文的回答都很乾脆:「我賺不賺錢關你什麼事?」
超級課程表一直嘗試從工具和社交延伸至交易,之前在廣州地區做過校園外賣,但很快就停止了。而余佳文現在的想法則和針對大學生的招聘、金融等服務有關。
一位同在廣州的創業者曾經感慨,超級課程表最好的地方在於有個執行力超強的團隊。這種執行力和余佳文的強勢不無關係。
在採訪中余佳文曾提到,他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不愛看學歷,唯一的要求是「能做事」。他不喜歡做那種管太多的老闆,覺得CEO的職責就是定方向,員工則負責往前衝,「衝不到就換人」。每當公司要嘗試新業務時,余佳文的做法就是批一筆錢給專案負責人,讓他直接帶團隊去開拓。作為決策者,他自己並不參與具體事務,但下屬可以24小時打電話給他。一旦察覺到專案快要失控,余佳文就出面換人。
他也試圖將自己的風格複製給團隊成員。余佳文曾經有一套關於企業文化的理論,認為「企業文化反映的就是老闆的性格」。因此他鼓勵員工之間互相「發飆」,吵架幾乎是常態。余佳文還會鼓勵員工和自己吵架,讓他們吼自己哪裡做錯了。他把這理解為「不裝」,認為這樣雙方才是平等的。余佳文不讓員工喊自己「余總」,也不用拍自己馬屁,還教育員工:「你拿的薪水也不比別的地方高多少,何必因為這點錢就怕我余佳文,一點骨氣都沒有。」
余佳文常形容自己和團隊的風格都很「野」。因為出身草根,又沒經過專業訓練,合夥人之一「大師兄」曾總結:「全憑對市場的『野戰』經驗來做事。」余佳文曾在媒體面前回憶說,在超級課程表推廣早期的時候,作為一個創業的「90後窮二代」,他很了解媒體和社會對什麼樣的話題感興趣,因此很擅長用「90後CEO」這個品牌獲取關注度:「等於為我們的App免費推廣。」
「雷軍不是常說『風口上的豬』嘛,那我就是風口上的『野猴子』。」余佳文挺滿意這個比喻。
把我想那麼複雜的人,都是俗人
余佳文到現在還記得大學畢業幾個好兄弟找他一起創業,他打電話回家問經營豬肉攤的父母意見時他爸爸說的那句話:「我這把豬刀還沒老。」
這個生意他們做了二十多年,直到去年8月份才結束,因為余佳文給他們一筆錢,告訴他們以後只要到處去玩就好。
「我很屌啊」,余佳文的這種霸氣來自自己自由的財務狀況。除了超級課程表,他說自己還有許多別的生意,最近剛投了兩個「和自己氣味相投、超酷」的90後小孩,但被問到具體如何做到時,余式回答就再次出現:「我幹嗎要教別人怎麼賺錢。」
他一點也不怕別人說自己張狂,相反還覺得自己玩得很開心。余佳文有一套關於成熟度匹配年齡的理論:「30歲之前,不去張狂、不去玩,那叫沒志氣;30歲之後還到處去玩、去張狂,那叫幼稚。」他接下來的計劃是買輛跑車,看中的型號是保時捷911,因為覺得很酷。
余佳文也不是沒遭受過挫折,但他看不起那些在台上哭哭啼啼的人,更希望被別人當作一個娛樂化的人物。他更認可那種直線邏輯:反彈能力強、越挫越勇,有人打擊就打擊回去,公司如果倒閉了就趕緊去賺錢養活自己。
「你看我是不是很簡單?那些把我想那麼複雜的人,都是俗人。」余佳文想了一下,接著強調:「俗人!」
「如果到了非求人不可的時候呢?」
「那我又不傻,真到活不下去的時候我一定去求,這才叫有骨氣。男人能跪得下去才叫有骨氣。」
在《青年中國說》最後,一直笑容滿面的撒貝寧突然「切換頻道」,變得語重心長:「千萬別讓放掉枷鎖這件事情成為你的枷鎖。」聽到這句話,還沉浸在演講興奮中的余佳文變得嚴肅,向前鞠了一躬,轉身離開。
本文出自創業邦/郭文俊
作者介紹
郭文俊

創業夢不遙遠!拉亞漢堡、iTrash、奧斯汀美語加盟全攻略
即時新聞2025-09-19

搶攻22.5億市場商機!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世貿揭幕
即時新聞2025-09-16

面對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成功率?郭士維:創業首重「心態」
即時新聞2025-08-26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台北會館開幕 吳永強:邁向「千品牌、萬人才」願景
即時新聞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