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客咖啡哲學!讓夜店咖早起 型男也瘋狂的墨爾本咖啡廳

2015-06-23 作者/簡佑庭

澳客咖啡哲學!讓夜店咖早起 型男也瘋狂的墨爾本咖啡廳
▲墨爾本Krimper咖啡廳的鎮店之寶,澳洲設計師Schulim Krimper的傢俱作品。 當咖啡逐漸成為生活必需品,咖啡人口也越來越多,但是都市的咖啡文化,究竟是盲目跟風流行,還是咖啡文化的自然演進?50年代在大批義大利人移民澳洲,將義式咖啡的精髓帶到南半球,創造出獨有的咖啡哲學,甚至讓知名的咖啡連鎖店,在澳洲逐漸式微。實際走進墨爾本的巷弄咖啡店,這些咖啡廳的空間和菜單的規模都很小,而沖泡咖啡的品質和聰明的設計才是重點。這時才發現這澳洲的咖啡,喝的不僅是文化融合的精髓,更是與朋友、店員搏感情的催化劑。 墨爾本市中心的咖啡基因已經行之多年。始於 1950 年代開幕的原始佩勒格里尼義式濃縮咖啡吧(Pellegrini Espresso Bar),而往後的數十年間欣欣向榮的義大利文化風潮更助長了墨爾本的咖啡文化。尤其 21 世紀初興起專業咖啡豆烘焙和咖啡師的新浪潮,更將咖啡當地的咖啡風氣推向高峰。時至今日,墨爾本幾乎每個街角都能聞到沖泡完美、令人熟悉的義式濃縮咖啡香飄散在巷弄中。 捨不得的老屋故事 倉庫、公寓到咖啡廳的轉變 位於Guildford Lane 20號的Krimper咖啡廳,曾經是畫廊,後來成為堆積廢物的倉庫。某次因緣際會下,被馬來西亞籍的設計師老闆從拍賣會上,買下這棟殘破的舊倉庫。起先設計師老闆想把它改建成小套房,租給學生,但就在著手整理時,看到歷史的磚牆、木造的樑木,燃起他設計的本能,幾經思考,決定開一間咖啡廳,一圓自己開咖啡廳的夢想。 Krimper咖啡廳大量使用回收材料,將就電梯的木門、拆卸下來的木材等,經過打磨、上色、拋光後,變成咖啡廳的特色桌椅,原本的磚牆,再將原本白色油漆刷洗清除後,才顯露出磚紅色的歷史痕跡。就當咖啡廳接近完工,設計師左思右想不知道要如何命名咖啡廳時,猛然想起家中收藏的澳洲傢具設計師Schulim Krimper的長桌作品,他決定用設計師的名字來命名咖啡廳,並將長桌搬來咖啡廳成為鎮店之寶,設計師老闆陸續收購其他Krimper的作品,讓懷舊咖啡廳儼然成為設計師美術館。
作者介紹
簡佑庭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