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看東西-台灣茶,別漏氣!

2015-09-21 作者/圖/陳志東

東哥看東西-台灣茶,別漏氣!
花上千元買一磅咖啡豆回家,自己慢慢烘磨,有人捨得;花數千元買瓶紅酒,三五好友歡聚,感受那股果香微醺,有人甘願;但捨得花錢買台灣高山茶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少,台灣茶竟慢慢成為名副其實的「老人茶」了? 獨特好味 一壺得真趣 也不過是二十多年前,台灣茶藝館四處林立,到觀光茶園泡茶更是時髦的全民運動,從9歲到90歲都喝茶,茶葉品種有何差異大家朗朗上口。回想起來,那時台灣民眾根本不懂咖啡與紅酒,喝咖啡一定加糖加奶,在乎的反而是鮮奶廠牌;喝紅酒則是要把對方灌醉,至於葡萄品種是Pinot Noir還是Merlot,適合搭牛肉或雞肉,沒有人關心。 但二十多年後的現在,年輕人開始追求單一莊園咖啡豆,探究產區與烘焙手法,甚至以開一家咖啡店為夢想。相形之下,台灣茶卻離主流市場愈來愈遠,許多年輕人搞不清楚烏龍和包種有什麼差別,也不懂台灣茶的價值,漸漸只剩手搖茶飲獨領風騷,用的還多是廉價進口茶。 短短二十多年,曾創下全球茶葉王國傳奇的台灣茶,居然多數成為坑殺大陸凱子觀光客的工具,或者被進口的黑心茶、廉價茶打到毫無招架之力,讓人無言又心痛。 台灣茶品質好絕對沒話說,桃竹苗優質的東方美人茶,入口有股清新果香與香檳氣直衝腦門;木柵鐵觀音用冷泡方式浸一夜,沉穩淡雅滋味無敵;經典的高山烏龍或凍頂烏龍,喉韻回甘久久不散;文山包種的清香與蜜香紅茶的熱帶水果香為人帶來甜蜜喜悅;帶著奶味的金萱,更在日本名廚山本征治巧手下,沖泡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蜜桃香氣與焦糖奶油回韻。 茶葉品質 缺乏分級認證 別以為年輕人開始懂紅酒與咖啡,是單純的經濟改善與品味提升,事實上,那是品牌營造與教育,是來自西方酒商、咖啡財團,甚至該國政府與協會對東方市場無孔不入的教育。從廣告文宣、國際競賽、品牌形象與生活品味的印象營造,一直到學校推廣教育跟專業餐飲科系的配合,有系統讓大家懂得如何品味。教育,讓產品有了價值,也拉高了售價。 反觀台灣茶葉這些年下來,還只停留在茶改場與農會比賽,把冠軍茶哄抬到一斤幾十萬,卻缺乏走向年輕市場的品味包裝,也缺乏邁向國際品牌的策略與眼光。 法國與義大利會為葡萄酒建立AOC或DOC法定產區制度,確保民眾買到的酒確實來自某一產地、某一特定葡萄品種與製程,除了協助分級,也讓品質可信任,甚至酒銷到哪,律師就跟到哪,一發現仿冒就告到對方脫褲。 反觀台灣茶,缺乏分級與認證,也缺乏教育,是不是阿里山茶或梨山茶?這些茶的差異何在?特性為何?都只靠茶商一張嘴,沒人可以保證,一斤600元的平地烏龍假冒一斤3600元的高山烏龍也沒人管,還說是公平交易自由買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推卸責任。 走向國際 欠缺行銷包裝 新加坡茶葉精品品牌TWG這些年正努力把東方茶推向西方,教育西方懂得品味單一莊園好茶,讓他們知道:好茶不用加糖加奶就充滿果香,於是,成本一斤2000元的茶葉,經過包裝行銷與教育,有機會賣到1萬2000元。 近年也有幾位在台西方人與茶農正努力把台灣茶推向國際,但大多單打獨鬥,缺乏團隊合作,也看不到政府關於品牌營造、法定產區認證、侵權保護、品質控管或落實產銷履歷等完善制度來為茶農當後盾。 台灣茶品質真的很棒,但也真的很不懂行銷與品牌。農委會、茶改場,你們很懂得種茶,卻不懂賣茶,可以協調有關部門或找專家幫忙嗎?可以不要讓台灣烏龍茶變詐騙工具嗎?加油!好嗎?
作者介紹
圖/陳志東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