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轉型/物聯網融入生活 商機噴發
2015-12-23 作者/張奇

物聯網技術問世及應用普及所帶來的價值,不僅在於為產業帶來新商機,更重要是提升生活品質及社會福祉。
以交通應用為例,透過車輛、道路及停車場等設施導入感測器及資訊雲端化,首先可期待運輸效率的提升,包括駕駛人找到最有效率的路線,車輛不必來回尋找車位。其次為交通環境更安全,駕駛人可享受更低汽車保險費用。未來車輛甚至接手容易分心的駕駛工作。
全球運輸產業、資訊產業與政府機關正全力投入物聯網交通應用,美國最快2017年強制汽車裝置V2V系統;新加坡與南韓今年開始或規劃未來一、二年開通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區域。汽車大廠或科技大廠也投入半無人駕駛汽車的商轉。
當物聯網與零售活動結合,業者不但能蒐集更多消費者行為資訊,還可將各類訊息主動推播給特定消費者,塑造全新消費體驗。
為因應趨勢,荷蘭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與Intel與IBM等合作,在2015年7月啟動名為「Amsterdam Beacon Mile」智慧城市計畫,建構全球首個Beacon結合LoRaWan技術示範場域,市民的生活行為資料可被蒐集及開放加值運用,藉此發展更多物聯網創新應用。
至於物聯網與健康服務結合,將帶來「以醫院為主體」轉變為「以個人為主體」的醫療行為變革。例如阿姆斯特丹「Health Lab」計畫,由政府提供血壓計等設備,協助市民將量測結果上傳雲端,合作保險公司根據上傳數據的積極度,給予獎勵及提高保額,帶動民眾注重健康,降低醫療費用。
傳統民生產業與物聯網的結合,衝擊甚至顛覆既有產業鏈,觸發多元商業模式的創新,影像及防碰撞感測器、高階處理器、自動駕駛裝置及聲控等,可能成為未來車商核心競爭力。
由於不需專注駕駛,車內活動將更多元化,乘客透過行動網路使用數位媒體服務時間愈長,可創造數位媒體產業更高營收,甚至發展行動辦公室、行動會議等相關企業應用。
在整體運輸方面,未來無人車租用服務可望大受歡迎,乘客透過網路App,就能取得汽車派送服務,廠商可發展分時共享、共乘等收費方案,降低傳統計程車服務或擁有自用車輛的需求。
物聯網不論對資通訊或非資通訊產業,影響是全面性且深遠。在物聯網應用開發門檻降低下,未來無論是透過大型企業巨擘,或小型個體開發者的努力,創新應用持續問世,民眾生活福祉將持續邁向美好境界。(作者是資策會MIC產業顧問)
經濟日報
作者介紹
張奇

搶攻22.5億市場商機!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世貿揭幕
即時新聞2025-09-16

面對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成功率?郭士維:創業首重「心態」
即時新聞2025-08-26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台北會館開幕 吳永強:邁向「千品牌、萬人才」願景
即時新聞2025-08-26

一杯涼到底的生意 手搖創業趨勢大解析
即時新聞2025-08-21

北分署創客基地輔導青年創業 DIY數位相機募資破60萬
即時新聞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