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害空汙 成就台灣國際醫療新藍海?
2016-01-05 作者/詹建富

圖/中新社
肺癌高居大陸癌症死因之首,1年有58萬名肺癌病人。
紅潮下的醫療商機,癌症尖端治療取代低階醫美與健檢。
大陸經濟起飛,紅潮崛起,低階的醫美及健檢對陸客已失去優勢,高技術含量、高收費的癌症醫療,成為可能的新藍海。
昨天在北京,林口長庚醫院與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簽定合作意向書,鎖定高社經地位的癌患及兒童癌症病例,前往台灣接受質子及免疫治療,期能打開國際醫療的新藍海,這也是台灣首次以癌症醫療作為國際醫療招徠重點。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清華大學附屬教學醫院,是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捐資,由林口長庚提供醫管經驗。清華長庚院長董家鴻指出,兩院將針對兩岸民眾好發的癌症,開啟海峽合作新篇章。他透露,清華長庚近期將成立癌症中心,未來也會引進質子治療設備,計畫向林口長庚「取經」。
長庚名譽院長陳敏夫表示,長庚在台灣最早設立癌症中心,也是最早實施腫瘤跨科治療的醫院。林口長庚副院長洪志宏說,大陸癌症人口是台灣數百倍,但治療水準參差不齊,透過兩岸合作組成診療團隊,可以為癌患提供高品質服務。
大陸吸菸人口多,加上空汙嚴重,肺癌高居癌症死因之首,全大陸1年有58萬名肺癌病人,2025年將激增到100萬名,成為沉重的醫療負擔。董家鴻也說,癌症病患占全院患者六成五。
林口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文震也指出,除了傳統的化療及標靶藥物,最新的免疫療法用於晚期肺癌患者,有2成可長期存活。免疫治療最早用於黑色素瘤患者,目前發現用於治療晚期肺癌,有2成患者可從鬼門關前被搶救回來,已獲美國食藥局核准為新適應症。
洪志宏說,質子治療會激發病人抗原反應,若加上免疫療法,可期待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只是這樣的治療並不便宜,至少需花新台幣450萬元。有人認為「等於是花錢買命」,也有人說「值得賭一把」。
長庚醫院管理中心特助蘇輝成指出,台灣近年推動國際醫療,但以旅遊為主、健檢醫美為輔的行程,獲利有限,尤其大幅開放自由行後,對陸客已不具吸引力。他說,長庚從顱顏整形、小耳症及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吸引各國病人來台就醫的經驗中,發現癌症治療是吸引全球華人與海峽對岸患者的新方向。
陸高社經收入癌症病患 台灣國際醫療新對象
大陸醫療仲介國際醫療事業部經理張尚智表示,上海復旦大學的質子治療個案有總額限制,許多大陸癌患等不及,只好前往日本、德國或美國求醫,他認為,林口長庚鎖定大陸高社經收入及兒童癌症病人為治療對象,「現在是時機點,如果晚了就會優勢不再」。
作者介紹
詹建富

搶攻22.5億市場商機!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世貿揭幕
即時新聞2025-09-16

面對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成功率?郭士維:創業首重「心態」
即時新聞2025-08-26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台北會館開幕 吳永強:邁向「千品牌、萬人才」願景
即時新聞2025-08-26

一杯涼到底的生意 手搖創業趨勢大解析
即時新聞2025-08-21

北分署創客基地輔導青年創業 DIY數位相機募資破60萬
即時新聞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