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何做不出鋼珠筆?原因竟然是因為這樣
2016-01-25 作者/社群分享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太原主持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座談會時,透露了一個『秘密』:「去年,我們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鋼珠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這都需要調整結構。」可是中國作為一個「製筆大國」,為什麼一個「小小」的圓珠筆筆頭「球珠」卻需要進口呢?
原來,筆頭和墨水是圓珠筆的關鍵,其中筆頭分為筆尖上的球珠和球座體。目前,碳化鎢球珠在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中國雖已具有很好的基礎,可滿足生產需要,還大量供出口。但球座體的生產,無論是設備還是原材料,長期以來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國家手中。生產一個小小的鋼珠筆頭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傳統工藝需要分開進行處理加工。為了滿足出口的需求,國內製筆企業開始大量採用瑞士米克朗公司的生產設備,以提高質量和生產效率。
國外生產設備對原材料的要求相對更高,而中國大陸的不銹鋼線材無法適用,必須依靠日本進口易切削不銹鋼線材。同時,墨水也要從德國、日本等國家進口。從而形成了中國大陸當前鋼珠筆產量第一,但核心材料和設備卻大量依靠進口的「尷尬」局面。當然原因還有以下:相對於鋼鐵產業,製筆是個小行業。一家鋼鐵廠一天的產量就能應付製筆業一年的量。因此這點利潤是極為薄潤的,也因此阻礙了動力研發,只能依賴進口。
鋼珠筆由於易於攜帶、方便耐用,被廣泛的應用到生產、生活中。據製筆協會介紹,包括筆芯在內,中國大陸的鋼珠筆產量已達到400多億支。「從數量上來看,我們是當之無愧的製筆大國,但還不是製筆強國。」據介紹,鋼珠筆頭的生產對加工的精度、材料的選擇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筆頭上不僅有小「球珠」,裡面還有五條引導墨水的溝槽,加工精度都要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數量級。有關專家表示,每一個小小的偏差都會影響筆頭書寫的流暢度和使用壽命,筆尖的開口厚度不到0.1毫米,還要考慮到書寫角度和壓力,球珠與筆頭、墨水溝槽位必須搭配得「天衣無縫」,加工誤差不能超過0.003毫米。
1948年,中國大陸第一支國產鋼珠筆在上海豐華鋼珠筆廠誕生。改革開放以後,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帶動下,製筆廠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但企業散弱小、缺乏研發平臺、知識產權保護不足等原因,導致行業成長「內力」不足,一直制約著製筆產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步伐。其實不是只有中國大陸有這樣的問題,目前台灣文創品牌興盛,但對於做自己的筆的技術卻尚未成熟。許多標榜國內自產的鋼珠筆其實只有筆身的部分,筆芯卻還是自德國或日本進口。這樣的技術或許目前還沒有一定的研發水準,但希望有一天台灣也能夠化解這個問題,真的做出屬於「自己的鋼珠筆」。
作者介紹
社群分享

搶攻22.5億市場商機!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世貿揭幕
即時新聞2025-09-16

面對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成功率?郭士維:創業首重「心態」
即時新聞2025-08-26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台北會館開幕 吳永強:邁向「千品牌、萬人才」願景
即時新聞2025-08-26

一杯涼到底的生意 手搖創業趨勢大解析
即時新聞2025-08-21

北分署創客基地輔導青年創業 DIY數位相機募資破60萬
即時新聞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