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家鄉菜手藝 陸配在台拚創業

2016-01-26 作者/莊舒仲

靠家鄉菜手藝 陸配在台拚創業
陸配陳桂萍(中)在高雄蚵仔寮擺攤賣檸檬愛玉,靠著真材實料,在當地有不錯的人氣。(記者莊舒仲攝) 假日的新竹北埔老街,下著大雨,來自湖南的唐亞琴,滷了一大鍋醬板鴨,吸引往來遊客和老饕光顧,靠著這門手藝,只做星期六、日兩天生意,1個月賺的比過去在晶圓廠做3休1的約聘工還多,甚至有台灣人跑來拜師學藝。 「或許骨子裡不想被人管,才會想做點小生意。」唐亞琴說,替人打工與自己創業,視野空間是不同的。新竹陸配圈子裡,類似唐亞琴的創業例子不少,老街上的「老店客家菜」老闆娘,也是唐亞琴的同鄉,空閒時,還到店內站櫃台,改善家庭收入。 為兼顧家庭 選擇創業 陸配看似喜歡創業,背後原因卻與工作難找、家庭因素有關。以唐亞琴來說,嫁到新竹十多年,要照顧小孩和長輩,工作時間太長或固定上班都不便,若無彈性或合適工作,往往必須做出抉擇,放棄就業在家創業。陸配陳桂萍也是為了照顧家庭,選擇在高雄蚵仔寮擺攤賣檸檬愛玉。 在宜蘭獨家賣福建沙縣小吃的鄧鄭清,也是靠家鄉味創業。她的家族在大陸各地開了十多家沙縣小吃,從小就跟在媽媽身邊學功夫,由於不像大陸有中央廚房支持,開店時她還從大陸找來父母傳功,試驗多次找到用台灣食材做出家鄉味道的方法。 透過同鄉會 尋工作機會 靠家鄉味創業只是其中之一,嫁到台灣來的陸配,多半會透過網路社群,找尋在地同鄉,排解人生地不熟的寂寞,有時透過網路社群或同鄉會,尋求幫助或工作機會,若社群創業人多,耳濡目染下,會一個接著一個動起同樣念頭。幫老家賣水果、在台灣養家禽販售、提供交通票券服務、網路代購、兩岸貨運等等。 有人做,就有人買,陸配社群若夠影響力,很快形成陸配經濟圈。在陸配經濟圈裡,藉著省分人脈、在地人情和地緣關係,提供專屬姐妹需求的服務、飲食或就業機會,抱持人不親土親的想法,彼此相互捧場。 內政部移民署統計,至2015年11月止,在台灣陸配(含港澳)人數有34萬人,加上家庭成員則破百萬人,陸配創造出的特殊市場已形成不容小覷的經濟規模。 (旺報)
作者介紹
莊舒仲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