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大陸 台青創業才有味道

2016-01-28 作者/陳建瑜

熟悉大陸 台青創業才有味道
大陸昆山兩岸青年創業園提供的創客空間,初期由園區培訓3至6個月,並由導師協助成立公司。(記者陳建瑜攝) 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尋覓商機,試圖創業,大陸昆山高新區台商投資辦公室主任何蓉蓉27日表示,台灣年輕人不能憑藉大陸青年政策創業,必須先了解大陸市場需求,「創業才有味道」。她長期觀察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問題,多半出在「不了解大陸」,加上台灣年輕第二代較第一代積極性、上進心不足,不像過去的台商有紮穩基礎才前進大陸創業。 據悉,鴻海集團富士康在大陸昆山廠轉型由機器人代工,邁入工業4.0,員工數銳減,目前部分廠區將首度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由郭守正打造「三創」數位園區,位在昆山兩岸青年創業園附近。 積極性、上進心不足 中國大陸眾多產業園區多由國家主導形成,但何蓉蓉表示,昆山兩岸青年創業園藉以往的製造業基礎,加上台商聚集眾多,自然形成的產業聚落。昆山積極將園區打造成「玉山驛站」,即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的「第一門戶」。 談及兩岸年輕人的相異之處,何蓉蓉說,多次前往台灣發覺兩岸年輕人創業氣氛高漲,不過,相較之下,台灣年輕人的積極性、上進心不足,加上對大陸市場的不了解,難以成為創客。此外,她認為,兩岸產業發展不同,80年代的台灣第一代企業家到大陸,多以製造業遷移,原本在台灣已有基礎,但台灣第二代年輕人現在除面臨產業型態不同外,也較第一代無法吃苦耐勞。 赴陸企工作累積經驗 何蓉蓉提醒,台灣年輕人若是衝著大陸創業青年政策前來,「會被害死的」。她指出,創業是非常艱困的,需要先做好功課,了解大陸市場的需求,如此「創業才有味道」。她也強調,創業不見得都是成功,必須容許失敗,建議創業前可先到大陸企業工作鍛鍊、或在大學時期多參加大賽,累積經驗。 昆山兩岸青年創業園提供創客一個聯合辦公室,讓僅有1至2位的創客,能夠在園區安排的導師協助下,順利創業,並與當地產業連結。何蓉蓉表示,園區總共開放7個項目給台灣年輕人,像是農業,由台灣第二代培育蘭花及養殖烏魚子。另外一位台灣年輕人10年前獨自來到大陸,開設咖啡店,希望打造咖啡培育平台,不僅是賣咖啡,還要培訓賣咖啡的專業人才。 (旺報)
作者介紹
陳建瑜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