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投專家談中國創業:討論誰抄誰沒意義 比別人先就是創新

2016-02-03 作者/Kara Cheng

風投專家談中國創業:討論誰抄誰沒意義 比別人先就是創新
賓威廉(William Bao Bean)是上海風險投資公司SOS創投的合夥人,每年和他合作的初創企業超過120家。賓威廉同時也是兩家風投公司的董事,包括中國加速(Chinaccelerator)及專注移動技術發展的MOX。他在訪問中談到兩間公司的業務,也談到創業過程中人們經常遇到的問題。 為何海外公司打入中國市場這麼難? 例如來自歐美、東南亞的海外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面對的最大挑戰,並非中國政府、也非當地法規或法律,而是一個跟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市場。 試想像一下這個情況:當花上一萬個小時學習一件事,你可能已成為專家,並培養出一種直覺。但若當前要面對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市場(如中國),這時候這種直覺便會失效。 美國大型互聯網公司之所以未能成功開拓中國市場,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公司的決策人並非根據手上數據,而是憑著直覺決定怎麼做。 中國懂得創新嗎?山寨文化是否仍然存在? 在中國,人們互相抄襲,要討論誰抄誰是毫無意義的。雖然中國在很多方面落後於人,但在某幾方面是領先他人的。 中國其中一個處於領先地位的領域是社交商務(social commerce)。如使用Facebook等社交網絡進入社區或群組,就會發現在那裡買不到任何東西。但如使用微信,便會發現有許多東西可以購買。微信的社交商務功能也許比Facebook先進了一年半。 若以社交商務功能而言,中國社交網絡的創新能力是遠高於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的。如比其他人先做某事,在我看來就是創新了。 中國另一個創新能力較強的領域是娛樂業。中國的遊戲市場比美國大,而且中國人更願意花錢在手機遊戲方面。 就以電子遊戲的免費增值模式為例,這是一種免費提供產品或服務,但其他服務則要收費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源於韓國,後來被中國採用。免費增值模式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用戶愛玩盜版遊戲,而亞洲沒有人願意付錢買電子遊戲,因此各公司必須創新,為用戶開發一個玩遊戲的新模式,既可讓他們免費打機,也可以鼓勵他們購買與遊戲有關的虛擬物品或升級服務。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始於亞洲,後來又被西方採用。 中國加速主要協助什麼類型的初創企業? 中國加速專注於某些行業,並以宏觀角度分析事物,而其他風投公司通常只專注於某個城市。我們的目標是要在世界各地找出擁有市場優勢,有意來中國發展的企業。當這些企業以外企身份來中國發展,由於還未進入市場,形勢明顯比人差。要成功在中國市場立足,最重要就是在某方面比人優勝。 我們專注發展的其中一個領域就是教育。我們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資金,這是因為內地大部份人都認為目前的教育制度不好,而他們的想法是對的。 就以中國其中一個最成功的人士—阿里巴巴的馬雲為例。他曾參加三次高考才考上了一所四綫大學,但現在卻是中國最有成就的人。所以中國人不太重視這個國家的教育體制。相反,他們很看重國際教育制度。 中國加速把外國的教育平台、系統、服務和最好的教育模式引入中國。這些教育機構所使用的都是西方教學模式,而且這些企業比內地公司更有優勢。 我們另一個發展重點是金融服務。中國的交易市場不如香港、倫敦和紐約的先進。中國的交易市場較一線的交易市場落後數十年。此外,中國缺乏有經驗的人才,所以未能成功建立精密的金融交易平台和後端系統。 中國加速正在協助的其中一家公司是香港企業BitMEX。這間企業的創始人均來自金融界,其中一位共同創始人擁有交易業務背景,另一位則擁有開發金融系統的經驗,曾為如摩根大通等企業建立交易平台。 我們協助這間公司進入中國的比特幣衍生產品市場,結果該公司的每週營業額從之前的120萬美元增至目前的4500萬美元。 你對有志創業的人士有什麼忠告? 創業就是做一些你從沒有做過的事情,而競爭對手比你有更多資源。初創企業成功,建基於之前無數的失敗經歷。但多數人不能接受失敗,也不能把失敗轉化為成功。 對於任何希望創業的人士,我的意見是:想想你是否願意為了創業而放棄一切,因為當你把所有創業的錢都用光了,並欠下大筆信用卡債務,你就不得不搬到朋友家暫住,更可能要問父母拿錢。創業不會馬上成功,成立公司看似風光,但過程其實很困難。
作者介紹
Kara Cheng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