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紙幣化 周小川:將發數位貨幣
2016-02-17 作者/林庭瑤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在數位狂潮下,人類商業社會發展快速演進,從早期以物易物、黃金、紙幣到信用卡,未來貨幣朝向數位化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最近宣布,將儘早推出由人行發行的「數字貨幣」(digital money,又稱數位貨幣)。這顯示,大陸正嘗試朝「去紙幣化」的方向大步邁進。
人行行長周小川日前接受大陸「財新」傳媒專訪時表示,「數字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必須由央行來發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和交易,都應當遵循傳統貨幣與數字貨幣一體化的思路,實施同樣原則的管理。」
人行在二○一四年即著手研究數位貨幣的架構、關鍵技術、發行環境及法律考量,認為發行數位貨幣,可降低傳統貨幣發行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與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行為,並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及流通的控制力。
大陸央行想推出數位貨幣的理由,其實並不新奇。兩年多前,「比特幣」在大陸一度迅猛發展,但其發行與流通非大陸官方所能控管,因此人行於二○一三年十二月宣布比特幣為「非法貨幣」,要求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全面封殺。如今,人行則是要跳出來,自己發行數位貨幣。
數位貨幣的推出有時間表嗎?最終是不是要替代紙幣?周小川說,「中國人口多、體量太大,像換一版人民幣,小國幾個月可以完成,中國則需要約十年。」
他說,數位貨幣和現金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是並行、逐步替代的關係;後期現金的交易成本會慢慢升高,有了激勵機制,大家自然會更多使用數位貨幣。
不過,大陸網路金融專家分析,數位貨幣的負面影響不少。一是衝擊傳統貨幣體系,影響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能力。二是可能危及金融穩定,以比特幣為例,其價格與價值偏離幅度較大,結合金融衍生工具放大風險。三是可能危及金融誠信,數位貨幣的匿名性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正在被用於恐怖融資與洗錢。四是數位貨幣技術安全性有待完善。
也因此,周小川提出數位貨幣幾個原則:一是提供便利性和安全性。二是保護隱私與打擊違法犯罪的平衡,尤其針對洗錢、恐怖主義等犯罪要保留必要的遏制手段。三是要有利於貨幣政策的有效運行。四是要保留貨幣主權控制力,數字貨幣是自由可兌換的,同時也是可控的可兌換。
聯合報
作者介紹
林庭瑤

高市青創貸款破萬件、88億資金挹注 創業動能看漲
即時新聞2025-10-30

從台灣出發的電商品牌 「小眾市場」的全球新藍海
即時新聞2025-10-30

創業新手的雙11生存指南 「3大行銷錯誤」不要犯
即時新聞2025-10-30

消費者理性回歸!雙11行銷重點從價格戰轉向品牌信任
即時新聞2025-10-30

把握雙11檔期!從直播帶貨到AI客服 電商創業者的新策略
即時新聞2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