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代表:創新創業需建立互聯互通融合機制

2016-03-10 作者/新浪新聞

楊帆代表:創新創業需建立互聯互通融合機制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中國經濟信息記者 郝傑)「重慶市綜合科技進步指數排名全國第10位,這很不容易。」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重慶技術評估與轉移服務中心主任楊帆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採訪時說。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提出,「十三五」期間,重慶要堅持創新發展,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通過創新不僅要推動製造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還要建設西部創新中心和互聯網經濟高地。 楊帆表示,重慶市在推動科技創新上投入了很大力度。「一是科技體制改革,科研項目對接科技部的改革,針對重慶市特點,對一些需要科技服務的各類平台,做了比較大的改進。有一些企業創新引導類的項目以及科技項目的審計上做了很大突破。從政策角度做到這點很不容易,領導是有擔當的。」科技金融方面,在新的科技投融資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引入知識產權保險,進行質押融資的時候,如果出現壞賬,政府會給到30%的補貼,保險承擔50%,銀行承擔20%,這是很實際的工作。」 據楊帆介紹,結合雙創精神,重慶市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重點是產業鏈的結合。「現在的眾創空間都是單個建設,忽略了眾創空間之間的互聯,大家都在搶資源,但自己資源又不夠,為創客做不好服務,就會淪落到可能還不如傳統孵化器,違背了國家在雙創工作中的一個初衷和期望。」楊帆表示,重慶市則專注做平台,創客在平台上可以實現互聯,創客發佈的成果及需求會為全社會中的創客空間,投資和服務機構所了解,併為其匹配相應的服務,這樣是比較好的互聯互通融合機制。「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管創新還是創業,需求是最重要的,現在的研發應該根據需求來定,儘管需要一定時間,但這個機制可以推動轉化的效果。」 企業的需求研發人員不一定知道,而且有的技術可能需要多個團隊協同創新。楊帆認為,「互聯網+科技服務」實際上是未來的一個趨勢,能解決一定的供需不對稱問題,但是一定要配套科技服務,並且需要第三方評價機制。 在地方創新創業的浪潮中,重慶提出要建設西部創新中心,「集聚效應非常重要。把一個點做強,把產業鏈做強,後續的人員、資金、產業化就沒那麼大的問題。」楊帆表示,重慶市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樞紐地位,對於西部的帶動輻射效應很強,加上重慶的人文文化和政策等紅利,后發優勢會更可觀。
作者介紹
新浪新聞
創業搶先報
1111人力銀行logo
1111創業加盟logo
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
線上客服系統
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
立即撥打專線:
02-2746-9797
(客服時間:AM9:00~PM5:30)